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08 lines (71 loc) · 9.18 KB

2015-11-10-焦點座談.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08 lines (71 loc) · 9.18 KB

2015-11-10 焦點座談

許雲翔:

我們是接受國發會的委託,進行公共諮詢與政策行銷的案子。做了一個行為準則,幫我們檢視這樣的規範會不會有問題,想知道實際參與者以及管制的人的想法。

莊明芬:

許教授是本案的協同主持人,期中報告已經結束。這是今年的重要委託計畫之一,做這個社群媒體做到現在,政府部門發現用web 2.0是重要的,過程中有沒有一些SOP,可以讓政府跟民眾互動過程中可以進行得更順暢,更貼近需要。

許雲翔:

先請唐鳳老師發言,有備而來,準備了ppt。

http://www.slideshare.net/autang/ss-54739600

唐鳳:

剛才在看OGP有哪些參與的判準... 我用口述的。

羅佩琪:

我是目前在衛福部工作的羅佩琪,我這邊大概分三部份說明。一是比較看不懂的部份,二是建議,三是一些大的、沒有納進來的概念。

許雲翔:

技術上回答,為什麼會是議題指認才議題階段判斷,訪談結果,之前我看到的文件,政府內部來說,他們會把問題指認當成第一步,再來是利害關係人來做盤點,要呈給高階主管來判斷。跟部會訪談結果,關鍵字怎麼陳列出來是困難,但這比較技術性,屬於行政流程。

唐鳳:

關鍵字是什麼?小字典還是搜尋引擎的?

許雲翔:

是從閱聽者角度出發,比較像標題。

許明暉:

我對社群媒體很無知,是來學習的。

陳泉錫:

今日出席是以學習為主,我來之前,我想要關心的幾個問題大概是:社群媒體搜尋到的資訊是不是真的是majority的意見。很多議題的主要民眾不見得常常上網來看資料,但是是要被關心的人。未來政府做決策的時候要如何使用,如何拿捏,多少分量採網路社群,多少比率從其他管道拿意見,不能直接拿社群的意見當成我們的政策方向。

許雲翔:

不用那麼fashion的解決方案,我以前在國外念書租房子,就會收到電子訊息說明我附近有多少罪犯等訊息,這背後涉及到怎麼設計跨部會討論,這是很好的出發點。

潘國才:

我也是來學習成分比較多,唐鳳跟Peggy說的,一個是大架構、一個是內部執行面向。我謹就個人認知供各位參考。首先,我們做網路公共諮詢,應該是有二個面向的議題:一個是政策本質問題,也就是「是否該去做」某件事情,做或不做各有何利弊,大家一起來討論;另一個是執行層面問題,「怎麼做」。做的方法很多,這麼多方法,請大家來討論,因為可能政府的方法會造成某些人的損害。

許雲翔:

謝謝潘主任,我說明一下為什麼是政府內部→社群媒體→政府內部?因為社群媒體有自己的自主性,處理相關文獻,對於刪文會很敏感,會有很大反彈,這樣的想法之下,研究者這邊有清楚的切割開來。政府內部程序走完之後,盡量不要影響它的動態,可以做一下微調。微調的程度有多少,這是我們要再思考。

莊明芬:

謝謝大家的分享。就架構來說,整體建議程序,政府內部的流程少了inform的準備、素材的準備,過去做過哪些公聽會,沒有高品質inform就沒有高品質的討論,過去的形成背景需要一個交代。join上很多議題我也覺得太深奧。陳核的時候也要把這些涵蓋進去。

羅佩琪:

呼應主任所說「前測」的概念,我完全附議,我也可以理解許教授說明社群對「刪文、修正」的敏感;但這兩件事是獨立的。

唐鳳:

第一個是關於跨部會,我先只是分享一下vTaiwan的經驗,每個部會、處室都有自己的帳號,我們會cue不同部會來,例如網路霸凌除了法務跟衛福部,但也牽涉到教育的時候,我們會cue教育部來。

許雲翔:

還有沒有尚未參與發言者,希望發言。

蔣添鑫:

各位先進好,我是委託單位,這是未來重要的方向,我從三個面向來講我今天的建議,這個研究的目標,希望做到的事情;我對目前架構的看法;第三個是我個人的建議或想像。

陳英傑:

我是負責Join平台的承辦科科長,剛才大家討論很多,受益良多。我要提「社群媒體」代表的是說,眾人的聲音在網路上去表達,你要找電子媒體需要程序,一般人會覺得成本太高,所以會在公眾論壇表達意見,近期的洪仲丘、三一八在社群討論熱烈,但政府參與不高,政府沒有適時進入參與,告訴他們正確的觀念或方向,會導致負面情緒,希望有理性的討論園地,透過行政程序或手段,也跟社群的老師們合作,如何去跟民眾互動,希望大家都聽得懂的語言。發言在Join的經營上,希望來了解這個問題,提供相關的名詞說明、議題背景。

羅佩琪:

最後分享一份資料,是Join培訓完去行政院跟副院長報告的內容。報告的重點不是關於工作坊的成效,而是部會實際要執行網路互動的困難點。我們發現培訓後部會同仁的狀況是「知識跟技能有吸收,實際落實有困難」,困難之處大家可以看這些從匿名問卷整理出來的困境:第一,人力不足,業務量已繁重,趕鴨子上架反而做出的溝通粗糙,引來更多民怨;第二,KPI 衝量重量不重質,造成多勝少負情況,阻礙了理想言說情境;第三,由上而下(長官依照輿情指定議題,反而變成大眾媒體做議題設定)的議題待思量;第四,長官層級也需要培訓;第五,跨部會協調機制仍然缺乏;第六,執行時需要輔導機制,例如有人建議「國發會可以讓講師團有權實際到機關執行案例,仿照企業診斷流程」,和後續陪伴指導的需求。

許雲翔:

由上而下、由下而上都有,能否內化成公務員的素養機制,還是會回到培訓的部分,需要讓他能夠去內化到工作流程,希望把培訓加入流程。

潘國才:

除了培訓,也希望有標竿學習,不一定都是比賽,除了衛福部之外,希望有好的案例,可以被參考模仿學習。Peggy在衛福部已經是經典了,希望能有另一個公務部門可資借鏡的經驗,會更有說服力。

陳泉錫:

Peggy所彙整的回饋意見中,公務員不願意接受社群互動的困境,值得重視。公務機關目前員額嚴格受限,但業務與與效率要求日益增多,多數公務員真的是忙。但是否真忙,可以客觀的比較這個業務性質跟國外比較,可大致了解公務員叫人力不足,是不是合理。如不合理即應補人,否則社群互動反成公務人員負擔。

謝翠娟:

我知道老師壓力很大,跟大家說明,希望有一個個案變成案例,追蹤一個事件,希望有個案可以學習,假如這件事是大家都要做的,希望減少協成本,不管是個案或通則,這次是要跟政策賽跑,要跑得更快才有價值,不是想像中未來十年要做的,馬上要做出來的領先在做的人。但是要請老師除了現況了解,要比現況做個更快,看國外的狀況。

唐鳳:

我提一個具體的建議,這份逐字記錄後寄給與會者,有十天時間,大家如果有覺得不適合公開的可以直接修改或刪掉,自己的發言自己刪。

謝翠娟:

同意,但只有這個研究座談這樣處理,而非整個研究案。

(許教授表示依國發會的意見進行。)

許雲翔:

是否還有想要表達的?

林純秀:

半個局外人來看,想給一點建議,主辦單位給這樣的建議。這個東西如果是公務人員日常工作,為什麼要做這個平台,是為了做溝通,跨部會溝通,公部門不是單一個體,橫向縱向這些配套有沒有做起來,但是這是一個開始。

唐鳳:

快速歸納,vTaiwan也算是一個研究案... 因為沒有拿政府的錢,可以隨意做嘗試。

林純秀:

剛才講太快,質、量問題,公共政策討論量的問題,而是資料完整性,公聽會、民間資料等,越完整,利害關係人就會進來,根本不需要公部門做操做。

羅佩琪:

呼應唐鳳的部份,我覺得目前缺一塊是「政府內創新案例的紀錄與傳播」。Airbnb在vTaiwan的徵詢很順利,是因為vTaiwan的前一案(uber)徵詢過程中的所有逐字稿、會議、流程等都有留下完整紀錄跟脈絡,airbnb看完後對於整體流程就有概念了。所以,如何把這些政策溝通的創新案例記錄下來,讓未來想要仿效的政府單位、想要參與的民眾有前例可循,這件事也很重要。

許雲翔:

不只是mediator,我們研究者也是拿你們的案例,這個可以呼應到主任說的標竿學習,可以更容易來做。與會的各位是否還有想要補充討論的?

唐鳳:

今天的逐字稿會議紀錄已經出來了。導入真的不難...

許雲翔:

看到自己的文字在上面有點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