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signed in with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igned out i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witched accounts o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Dismiss alert
{{ message }}
This repository has been archived by the owner on Jan 22, 2025. It is now read-only.
在 Tom‘s Club 上了大半年的英语沙龙,这里的氛围总是会让我想起了大学时的 Outlet 英语角,在这里也认识了一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朋友,熟人关系自然重要,但 weak tie 也很重要,尤其不能局限于工作小圈子。
Last but not least,又单身了一年。尝试过参加不同的活动,曾经也有过一些机会,但是我却没把握住,回头想想后悔不已,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怂。好几次有朋友问我喜欢什么类型的女生,再加上年底一次“偶然的相亲”,后来我自己仔细想了一下,对于自己喜欢的类型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2019 年一定要主动一点。
再见 2018,你好 2019
一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老规矩,咱得回顾总结一下。
这已经是我连续第三年写年终总结了,回想起自己去年和前年的这个时候,更多的是焦虑和不自信。2016 年的时候,跌跌撞撞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年,那时候只有迷茫,只知道低着头往前冲;2017 年经历了“险被裁”的惊险后,后来经过深刻的自我反思,重整旗鼓,积极行动,所以,这一年的成长还是非常大的。今年呢,忙着买房、换工作、适应新环境,静不下心来,所以基本上是在“半养生”状态,可以说本质上是在吃去年的老本了😂,从好的方面来看的话,这一年算是站稳了脚跟,对未来更有底气。
回头看最近这三年,最大的感悟就是,年轻人还是不要太着急,适当的焦虑和压力是好的,但是不要过于焦虑,年轻人更需要的是勇气和自信,踏踏实实地去思考去行动,要相信“功不唐捐”这句话,另外就是每到一个阶段一定要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并反思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
正式开始回顾 2018 年之前,先来看看年初定的目标吧:
综合评分 7.5 分吧。
目录
一、回顾
2018 年的关键词:买房、换工作、Python、React Native、计算机基础知识、英语角、心理学和人际关系
1. 生活
1.1 买房
今年办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把房子买了,前前后后不知道往长沙跑了多少回,从年初最开始担心“上不了车”的恐慌,到摇到号时的激动兴奋,再到后来维权时的愤怒和无奈,最后还是不得不签了合同,总算是完成了这个任务。
下半年谁也没想到楼市会冷的这么快,我买的那个楼盘本身性价比不高,现在也是阴跌了一点,不过可以找几个安慰自己的理由:位置地段还行,长沙的房价在全国范围来看算是洼地了,还有升值空间。
总体感受就是,买了有点后悔,不买也着急。
1.2 财务
在财务方面,今年换了工作,工资是比去年涨了一些,但是开销也更多了:
很遗憾今年把记账这个好习惯给落下了,所以只能凭记忆了,简单估计了一下,大概要比去年多了将近 2 万的开支。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开支肯定是会跟着增加的,所以,关键还是要看钱都花在哪里了,是刚需或者投资还是浪费,回头看看,我今年花的钱基本上都是值得的。
看了下支付宝账单,今年花钱还是有些多了,明年要控制下了。
1.3 娱乐、旅行
我平时娱乐方式也比较少,觉得玩是浪费时间,所以依然还是老干部风格[捂脸],貌似今年都没追过剧,有时候会出去看看电影,打打羽毛球和篮球,出去玩过两次剧本杀,每周还会去一两次英语角唠唠嗑玩玩游戏,年底还报了一个公司内部组织的瑜伽班。
有点遗憾的是,年中换了工作搬了家之后,就再也没机会跟以前的几个朋友打球了,年纪越大,也越难找得到玩得来的朋友了。
十月份,趁着阿里举办云栖大会的机会,特地去了趟杭州,杭州的自然环境比上海好不少,大半个杭州都被西湖风景区给占了,市区还有湿地公园。去杭州肯定是要去阿里逛一逛的,“花总监”带我到阿里的西溪园区和滨江园区周边都转了一下,可惜不能进去。
年底元旦放假的时候,不想再宅在家里了,来了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了一趟深圳+广州,毕竟不排除以后去深圳发展,那边离老家更近,也更容易落户。在深圳呆了一天,到深圳湾公园看到了对面的香港,去南山区深大旁边膜拜了一下腾讯大厦,逛一圈下来,感觉深圳的环境比杭州还要好,绿化率非常高,而且又靠近海边,气温也比较舒适,整个城市都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在深圳的时候,有两件事情比较有意思。跨年那天晚上在咖啡馆等同学吃饭时,吃完了一盒坚果后,服务员看我吃完了主动又送了一盒给我,深圳也是个有人情味的城市。另一件事就是跟高中同学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对象和我们聊着聊着,突然说要给我介绍一个妹纸,顿时有了一种相亲会的感觉,对那些天天说找不到对象的来说,老同学的关系网也是一个途径。
总体来看,相比去年来说,今年的娱乐活动更多了,宅的更少了。希望明年能够宅的更少,不要只知道工作和学习,可以专门留一些放松的时间,玩的时候放开去玩就好了。
1.4 健康
今年去过两次医院了,还好都是些小毛病,没病的时候不觉得什么,有病的时候,就会感觉各种不舒服,天天喊着要养生,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最近听一个稍年长些的同事说自己体检检查出了好几个问题,看来平时还是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小病还要及时去医院看,不要拖。
凭记忆来算的话,今年的平均睡觉时间应该是在晚上 12 点的样子。前段时间学了一些关于精力管理的知识,12 月份尝试改变了一下作息时间,基本上都是在 23:30 之前就睡了,白天状态果然好了很多。
今年基本上保持了平均每周一次运动的习惯,打篮球、羽毛球或者瑜伽,除此之外,按照精力管理课程的建议,从 11 月份开始每天下午 4 点都会下楼走动一下,吃点坚果和水果,另外,还尝试了每天走路上下班,这样也就很轻松就实现了每天一万步的目标。
总体来讲,相比去年,今年过的更养生了,身体状态明显比前两年好了很多,当然也间接说明没去年那么拼了[捂脸]。
1.5 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
今年换了新工作,身边的同事平均年龄在 30+ 以上,不同阶段的人人生诉求和关注点都不一样了,我们这一代人更多的可能是讨论代码、篮球、电视剧、游戏之类的,他们讨论更多的是育儿、股票、旅游、汽车这些话题,所以融入到这个团队中去真的是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每次换工作都需要一些时间去磨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开放程度和关注点、生活重心、兴趣爱好甚至价值观念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团队合作的默契度和融洽度、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度和化学反应,往往更多的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要做的事,所以在加入一个新团队时,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考虑点。
相比以前公司的同事来说,新公司的同事更多地关注生活,所以,很多以前我没想过的或者觉得不急的事情,我现在也在开始考虑了,比如找对象、落户、在上海/杭州/深圳买房、每年出去旅游几次。
我在上海只有两个大学同学,去年几乎每个月都要聚一次,结果今年 6 月份的时候,我的大学室友“大叔”回武汉了,就剩我跟“首长”两个老伙计了。
自从换了公司搬了家之后,就再也没有跟之前的老朋友打过球了,在工作时能遇到一些聊得来的、有共同爱好的朋友,真心不容易。
在 Tom‘s Club 上了大半年的英语沙龙,这里的氛围总是会让我想起了大学时的 Outlet 英语角,在这里也认识了一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朋友,熟人关系自然重要,但 weak tie 也很重要,尤其不能局限于工作小圈子。
Last but not least,又单身了一年。尝试过参加不同的活动,曾经也有过一些机会,但是我却没把握住,回头想想后悔不已,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怂。好几次有朋友问我喜欢什么类型的女生,再加上年底一次“偶然的相亲”,后来我自己仔细想了一下,对于自己喜欢的类型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2019 年一定要主动一点。
2. 事业
2.1 工作和技术
整个上半年都在忙着准备换工作,所以大部分精力到放到了准备面试上了,先后面试了阿里、腾讯、booking.com 和携程,还有其他几个不太知名的公司,最后拿到的 offer 里面,只有携程还算是个大平台,去大公司正好是我的目标,所以果断选了携程。回过头来看,自己在技术深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上和一线大厂的要求还是有些差距。
上半年做了什么:
下半年到了携程工作,这边确实要比之前待过的平台大不少,身边有经验丰富的老程序员,也有跟我年纪差不多的、积极上进的 90 后。在这边有大把的自由时间,可以自己学习和实践优化。下半年主要是系统学习了一下 Python,在实践中复习了一下 React Native,补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
下半年做了什么:
总体来看,上半年的学习积极性和执行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下半年的学习积极性稍微差一些,没有静下心来研究一些东西,这一年最大的问题还是工作实践中没有什么有难度和有深度的经历,另外,在新公司这边对整个技术体系没有深入了解,很多都是表面功夫。希望明年多深挖一下公司内部的代码,思考一下怎么能够做出更多的优化,让产品体验更好,让工作变得更轻松,希望能有更多的亮点。解决实际问题比技术本身更重要。
在对外交流方面,参加了 7 次线下活动,不过基本上都没有深入交流,所以只算是去长个见识,混个脸熟:
2018 年在 GitHub 上总共贡献了 575 次,1 个项目获得超过 100 star,2 个项目获得超过 50 star。给 quicktype/quicktype-xcode 提过一个关于 Objective-C Support 的 issue,给 JSPatch 提过一个关于 super 的实现的 issue。总体来看,上半年比较活跃,下半年基本上就处于沉寂状态了。
2.2 其他
(1)写作
今年写了 23 篇博客,不过除了读书笔记、学习笔记这类之外的纯原创只有 13 篇,其中技术相关的文章只有 7 篇,下半年可以说是基本上没写。2018 年在简书上发布的所有文章总共只获得了 38 个赞,相比 2017 年退步不少。
年初的时候,本打算今年好好运营一下公众号,但是后来发现要忙着准备面试、买房,另外又不想睡太晚影响白天的状态,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折腾。年底的时候,状态调整过来了,又打算明年再重整旗鼓,认真把它做起来。后来仔细想了下大概思路,先把期望值放低一点,不要求阅读量和关注用户有多少,重点还是文章质量和原创、更新频率,把 GitHub 和掘金、简书作为主要流量入口,后期再看市场反应,视情况再慢慢往公众号导流。
(2)理财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理财。2017 年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本打算 2018 年开始行动起来,结果因为各种事情要忙,还是没能深入了解和实践一下,仅仅只是大概看了几本经典的书。而且,连以前记账的习惯都给丢了,在这一块确实是做的不算合格。
3. 学习
(1)阅读
今年总共看了约 12.6 本书:
总体来说,技术书读的还挺多的,非技术书读的有点少了,在读书方法上,应该加强一下速读、泛读,以快速了解和快速应用为目的的阅读。
(2)英语
在英语学习方面,上半年去英语角比较少,下半年专门报了一个英语沙龙俱乐部,基本上每周都要去一两次,口语比以前要流畅多了。平时阅读英文的频率有点少,明年可以多加强一下。另外,最近一年都没有看过美剧了,这个对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提高和巩固还是有点用的,最近一个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上下班路上,我会听一下 TED 演讲的音频。
学英语有什么用呢?没想到,今年找工作时还真派上用场了,6 月份面试 booking.com 时,全程英文,因为我练了好几年的口语,所以,过去电话面、视频面也不胆怯,跟他们交流没有太大问题。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听力不是太好,敏感度太低,有时候人家说了好几次才反应过来。
4. 新突破
用一个字概括 2018 年就是——“安”,更有安全感了,生活和工作都更安稳了。
二、反思和目标
1. 反思
这一年做的不好的地方:
老毛病:
2. 目标
用一句话来概括明年的目标就是:提升能力,扩大边界,多赚点钱,多提升一点影响力,享受生活。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