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利三藏.相應部
- 有偈篇
- 諸天相應
- 暴流之渡過經
- 解脫經
- 該被帶走經
- 時間飛逝經
- 切斷多少經
- 清醒經
- 未確知者經
- 極忘失者經
- 慢之愛欲者經
- 林野經
- 歡喜園經
- 歡喜經
- 沒有等同兒子者經
- 剎帝利經
- 呢喃經
- 睡眠與懶惰經
- 困難經
- 慚經
- 小屋經
- 三彌提經
- 劍經
- 接觸經
- 結縛經
- 意的制止經
- 阿羅漢經
- 燈火經
- 溪流經
- 大富者經
- 四輪經
- 如鹿小腿經
- 與善人們經
- 慳吝經
- 好經
- 沒有經
- 挑毛病經
- 信經
- 集會經
- 碎石片經
- 雨神的女兒經第一
- 雨神的女兒經第二
- 燃燒經
- 施與什麼經
- 食物經
- 一根本經
- 最高經
- 天女經
- 造林者經
- 祇樹林經
- 慳吝經
- 額低葛勒經
- 衰老經
- 以不衰老經
- 朋友經
- 所依經
- 產生經第一
- 產生經第二
- 產生經第三
- 邪道經
- 同伴經
- 詩人經
- 名經
- 心經
- 渴愛經
- 結經
- 結縛經
- 被折磨經
- 被陷住經
- 被關閉經
- 欲求經
- 世間經
- 切斷後經
- 車經
- 財產經
- 雨經
- 害怕經
- 不衰退經
- 統治權經
- 愛欲經
- 旅途的資糧經
- 光明經
- 無爭論經
- 天子相應
- 憍薩羅相應
- 魔相應
- 比丘尼相應
- 梵天相應
- 婆羅門相應
- 婆耆舍相應
- 林相應
- 夜叉相應
- 帝釋相應
- 諸天相應
- 因緣篇
- 因緣相應
- 緣起經
- 解析經
- 道跡經
- 毘婆尸經
- 尸棄經
- 毘舍浮經
- 拘留孫經
- 拘那含經
- 迦葉經
- 喬達摩經
- 食經
- 摩利亞帕辜那經
- 沙門婆羅門經
- 沙門婆羅門經第二
- 迦旃延氏經
- 說法者經
- 裸行者迦葉經
- 丁巴盧迦經
- 賢智者與愚癡者經
- 緣經
- 十力經
- 十力經第二
- 近因經
- 其他外道遊行者經
- 地生經
- 優波梵那經
- 緣經
- 比丘經
- 沙門婆羅門經
- 沙門婆羅門經第二
- 已生成的經
- 黑齒經
- 智之事經
- 智之事經第二
- 無明為緣經
- 無明為緣經
- 非你們的經
- 思經
- 思經第二
- 思經第三
- 五恐怖與怨恨經
- 五恐怖與怨恨經第二
- 苦經
- 世間經
- 親戚村經
- 某位婆羅門經
- 若奴索尼經
- 順世派經
- 聖弟子經
- 聖弟子經第二
- 審慮經
- 執取經
- 結經
- 結經第二
- 大樹經
- 大樹經第二
- 幼樹經
- 名色經
- 識經
- 因緣經
- 未受教導經
- 未受教導經第二
- 像兒子的肉那樣經
- 有貪經
- 城市經
- 探查經
- 蘆葦束經
- 憍賞彌經
- 漲高經
- 蘇尸摩經
- 老死經
- 生經等十則
- 師經
- 師經第二等十則
- 現觀相應
- 界相應
- 無始相應
- 迦葉相應
- 利得恭敬相應
- 羅侯羅相應
- 勒叉那相應
- 譬喻相應
- 比丘相應
- 因緣相應
- 蘊篇
- 蘊相應
- 那拘羅的父親經
- 天臂經
- 訶梨迪迦尼經
- 訶梨迪迦尼經第二
- 定經
- 獨坐經
- 經由執取而戰慄經
- 經由執取而戰慄經第二
- 三時無常經
- 三時苦經
- 三時無我經
- 無常經
- 苦經
- 無我經
- 凡無常者經
- 凡苦者經
- 凡無我者經
- 有因的無常經
- 有因的苦經
- 有因的無我經
- 阿難經
- 負擔經
- 遍知經
- 自證經
- 欲貪經
- 樂味經
- 樂味經第二
- 樂味經第三
- 歡喜經
- 生經
- 痛苦之根經
- 易壞的經
- 非你們的經
- 非你們的經第二
- 某位比丘經
- 某位比丘經第二
- 阿難經
- 阿難經第二
- 隨法經
- 隨法經第二
- 隨法經第三
- 隨法經第四
- 以自己為島經
- 道跡經
- 無常經
- 無常經第二
- 認為經
- 蘊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 輸屢那經
- 輸屢那經第二
- 歡喜的滅盡經
- 歡喜的滅盡經第二
- 攀住經
- 種子經
- 優陀那經
- 取[蘊]之遍輪轉經
- 七處經
- 遍正覺者經
- 無我相經
- 摩訶里經
- 燃燒經
- 言語道經
- 執取者經
- 思量者經
- 歡喜者經
- 無常經
- 苦經
- 無我經
- 非我的經
- 被貪染住立經
- 羅陀經
- 蘇臘達經
- 樂味經
- 集經
- 集經第二
- 阿羅漢經
- 阿羅漢經第二
- 獅子經
- 被食經
- 托鉢經
- 巴利雷雅經
- 滿月經
- 阿難經
- 低舍經
- 焰摩迦經
- 阿奴羅度經
- 跋迦梨經
- 阿說示經
- 差摩經
- 闡陀經
- 羅侯羅經
- 羅侯羅經第二
- 河經
- 花經
- 像泡沫團那樣經
- 牛糞團經
- 指甲尖經
- 單純經
- 被皮帶束縛的經
- 被皮帶束縛的經第二
- 斧頭柄經
- 無常想經
- 邊經
- 苦經
- 有身經
- 應該被遍知經
- 沙門經
- 沙門經第二
- 入流者經
- 阿羅漢經
- 捨斷欲經
- 捨斷欲經第二
- 無明經
- 明經
- 說法者經
- 說法者經第二
- 捕縛經
- 遍問經
- 遍問經第二
- 會被結縛經
- 會被執取經
- 持戒者經
- 多聞經
- 葛波經
- 葛波經第二
- 集法經
- 集法經第二
- 集法經第三
- 樂味經
- 樂味經第二
- 集起經
- 集起經第二
- 拘絺羅經
- 拘絺羅經第二
- 拘絺羅經第三
- 熱灰燼經
- 無常經
- 無常經第二
- 無常經第三
- 苦經
- 苦經第二
- 苦經第三
- 無我經
- 無我經第二
- 無我經第三
- 熱心於厭經
- 隨觀無常經
- 隨觀苦經
- 隨觀無我經
- 自身內的經
- 這是我的經
- 彼-我經
- 那會非我所經
- 邪見經
- 有身見經
- 我邪見經
- 執持經
- 執持經第二
- 阿難經
- 羅陀相應
- 見相應
- 入相應
- 生相應
- 雜染相應
- 舍利弗相應
- 龍相應
- 金翅鳥相應
- 乾達婆眾相應
- 雲相應
- 婆蹉氏相應
- 禪相應
- 蘊相應
- 處篇
- 處相應
- 自身內無常經
- 自身內苦經
- 自身內無我經
- 外部無常經
- 外部苦經
- 外部無我經
- 自身內的過去未來無常經
- 自身內的過去未來苦經
- 自身內的過去未來無我經
- 外部的過去未來無常經
- 外部的過去未來苦經
- 外部的過去未來無我經
- 正覺以前經第一
- 正覺以前經第二
- 遍求樂味經
- 遍求樂味第二經
- 如果沒有樂味經第一
- 如果沒有樂味經第二
- 歡喜經第一
- 歡喜經第二
- 苦的生起經第一
- 苦的生起經第二
- 一切經
- 捨斷經
- 經由證智與遍知捨斷經
- 不遍知經第一
- 不遍知經第二
- 燃燒經
- 被征服經
- 根絕所適合的經
- 根絕所適當的經第一
- 根絕所適當的經第二
- 生法等經十則
- 無常等經九則
- 被逼惱經
- 無明的捨斷經
- 結的捨斷經
- 結的根除經
- 煩惱的捨斷經
- 煩惱的根除經
- 煩惱潛在趨勢的捨斷經
- 煩惱潛在趨勢的根除經
- 一切取的遍知經
- 一切取的耗盡經第一
- 一切取的耗盡經第二
- 鹿網經第一
- 鹿網經第二
- 三彌提問魔經第一
- 三彌提問眾生經
- 三彌提問苦經
- 三彌提問世間經
- 優波先那-毒蛇經
- 優波哇那直接可見的經
- 六觸處經第一
- 六觸處經第二
- 六觸處經第三
- 病人經第一
- 病人經第二
- 羅陀-無常經
- 羅陀-苦經
- 羅陀-無我經
- 無明的捨斷經第一
- 無明的捨斷經第二
- 眾多比丘經
- 世間之問經
- 帕辜那之問經
- 壞散法經
- 世間是空經
- 簡要法經
- 闡陀經
- 富樓那經
- 婆醯雅經
- 擾動經第一
- 擾動經第二
- 一對經第一
- 一對經第二
- 不調御-不護經
- 瑪魯迦之子經
- 退失法經
- 住於放逸經
- 自制經
- 定經
- 獨坐經
- 非你們的經第一
- 非你們的經第二
- 優陀羅經
- 離軛安穩經
- 執取經
- 苦的集起經
- 世間的集起經
- 我是優勝者經
- 會被結縛經
- 會被執取經
- 內處遍知經
- 外處遍知經
- 屏息側聽經
- 魔網經第一
- 魔網經第二
- 世間邊之行經
- 欲的種類經
- 帝釋之問經
- 五髻經
- 舍利弗-共住者經
- 教誡羅侯羅經
- 會被結縛的法經
- 會被執取的法經
- 毘舍離經
- 跋耆經
- 那難陀經
- 婆羅墮若經
- 輸屢那經
- 瞿師羅經
- 訶梨迪迦尼經
- 那拘羅的父親經
- 魯西遮經
- 韋拉哈迦尼經
- 天臂經
- 機會經
- 在色中歡樂經第一
- 在色中歡樂經第二
- 非你們的經第一
- 非你們的經第二
- 自身內有因的無常經
- 自身內有因的苦經
- 自身內有因的無我經
- 外部有因的無常經
- 外部有因的苦經
- 外部有因的無我經
- 業滅經
- 無常-適於涅槃經
- 苦-適於涅槃經
- 無我-適於涅槃經
- 適於涅槃之道經
- 徒弟經
- 為了什麼目的梵行經
- 有法門嗎經
- 根具足者經
- 請問說法者經
- 自身內之歡喜的滅盡經
- 自身外之歡喜的滅盡經
- 自身內無常之歡喜的滅盡經
- 自身外無常之歡喜的滅盡經
- 耆婆的芒果園定經
- 耆婆的芒果園獨坐經
- 拘絺羅-無常經
- 拘絺羅-苦經
- 拘絺羅-無我經
- 邪見之捨斷經
- 有身見之捨斷經
- 我隨見捨斷經
- 自身內-無常-欲經
- 自身內-無常-貪經
- 自身內-無常-欲貪經
- 苦-欲等經
- 無我-欲等經
- 外部-無常-欲等經
- 外部-苦-欲等經
- 外部-無我-欲等經
- 過去自身內無常經
- 未來自身內無常經
- 現在自身內無常經
- 過去等自身內苦經
- 過去等自身內無我經
- 過去等外部無常經
- 過去等外部苦經
- 過去等外部無我經
- 過去自身內凡無常者經
- 未來自身內凡無常者經
- 現在自身內凡無常者經
- 過去等自身內凡苦者經
- 過去等自身內凡無我者經
- 過去等外部凡無常者經
- 過去等外部凡苦者經
- 過去等外部凡無我者經
- 內處-無常經
- 內處苦經
- 內處無我經
- 外處-無常經
- 外處-苦經
- 外處-無我經
- 海經第一
- 海經第二
- 像漁夫那樣經
- 像乳樹那樣經
- 拘絺羅經
- 葛瑪部經
- 優陀夷經
- 燃燒法門經
- 像手腳那樣經第一
- 像手腳那樣經第二
- 像毒蛇那樣經
- 像車子那樣經
- 像烏龜那樣經
- 像樹幹那樣經第一
- 像樹幹那樣經第二
- 漏出法門經
- 苦法經
- 像緊叔迦那樣經
- 像琵琶琴那樣經
- 像六種生物那樣經
- 麥捆經
- 受相應
- 婦女相應
- 閻浮車相應
- 沙門達迦相應
- 目揵連相應
- 質多相應
- 聚落主相應
- 無為相應
- 無記相應
- 處相應
- 大篇
- 道相應
- 無明經
- 一半經
- 舍利弗經
- 相應45相應4經/若奴索尼婆羅門經
- 為了什麼目的經
- 某位比丘經第一
- 某位比丘經第二
- 解析經
- 穗經
- 難提經
- 住處經第一
- 住處經第二
- 有學經
- 生起經第一
- 生起經第二
- 遍清淨經第一
- 遍清淨經第二
- 雞園經第一
- 雞園經第二
- 雞園經第三
- 邪性經
- 不善法經
- 道跡經第一
- 道跡經第二
- 非善人經第一
- 非善人經第二
- 瓶子經
- 定經
- 受經
- 鬱低雅經
- 修行經第一
- 修行經第二
- 已錯失經
- 到彼岸經
- 沙門性經第一
- 沙門性經第二
- 婆羅門法經第一
- 婆羅門法經第二
- 梵行經第一
- 梵行經第二
- 褪去貪經
- 捨斷結等經六則
- 無取著般涅槃經
- 善友誼經
- 戒具足等經五則
- 如理作意具足經
- 善友誼經
- 戒具足等經五則
- 如理作意具足經
- 善友誼經
- 戒具足等經五則
- 如理作意具足經
- 善友誼經
- 戒具足等經五則
- 如理作意具足經
- 善友誼經
- 戒具足等經五則
- 如理作意具足經
- 善友誼經
- 戒具足等經五則
- 如理作意具足經
- 向東低斜經第一
- 向東低斜經第二等四則
- 向東低斜經第六
- 向大海低斜經第一
- 向大海低斜經第二等五則
- 向東低斜經第一
- 向東低斜經第二等五則
- 向大海低斜經第一
- 向大海低斜經第二等五則
- 向東低斜經第一
- 向東低斜經第二等五則
- 向大海低斜經第一
- 向大海低斜經第二等五則
- 向東低斜經第一
- 向東低斜經第二等五則
- 向大海低斜經第一
- 向大海低斜經第二等五則
- 如來經
- 足跡經
- 屋頂尖經等五則
- 月亮光輝經等三則
- 力量經
- 種子經
- 龍經
- 樹木經
- 瓶子經
- 穗經
- 虛空經
- 雨雲經第一
- 雨雲經第二
- 船經
- 屋舍經
- 河經
- 尋求經
- 慢經
- 煩惱經
- 有經
- 苦性經
- 荒蕪經
- 垢經
- 惱亂經
- 受經
- 渴愛經
- 渴望經
- 暴流經
- 軛經
- 取經
- 繫縛經
- 煩惱潛在趨勢經
- 欲種類經
- 蓋經
- 取蘊經
- 下分經
- 上分經
- 覺支相應
- 雪山經
- 身體經
- 戒經
- 衣服經
- 比丘經
- 庫達利亞經
- 重閣經
- 優波瓦那經
- 已生起經第一
- 已生起經第二
- 生類經
- 像太陽一樣經第一
- 像太陽一樣經第二
- 病經第一
- 病經第二
- 病經第三
- 到彼岸經
- 已錯失經
- 聖經
- 厭經
- 向覺經
- 覺支之教導經
- 處經
- 不如理作意經
- 不衰退經
- 渴愛之滅盡經
- 渴愛之滅經
- 洞察分經
- 一法經
- 優陀夷經
- 善經第一
- 善經第二
- 隨雜染經
- 非隨雜染經
- 不如理作意經
- 如理作意經
- 增長經
- 障礙與蓋經
- 樹木經
- 蓋經
- 慢經
- 轉輪經
- 魔經
- 劣慧經
- 有慧經
- 貧窮者經
- 非貧窮者經
- 太陽經
- 內支經
- 外支經
- 食經
- 法門經
- 火經
- 慈俱行經
- 傷歌邏經
- 無畏經
- 骨之大果經
- 蟲經
- 青瘀經
- 斷壞經
- 已腫脹經
- 慈經
- 悲經
- 喜悅經
- 平靜經
- 入出息經
- 不淨經
- 死經
- 厭逆食經
- 不樂經
- 無常經
- 苦經
- 無我經
- 捨斷經
- 離貪經
- 滅經
- 恒河等經
- 如來等經
- 力量等經
- 尋求等經
- 暴流等經
- 上分經
- 再一個恒河等經
- 如來等經
- 再一個力量等經
- 再一個尋求等經
- 再一個暴流等經
- 念住相應
- 根相應
- 單純經
- 入流者經第一
- 入流者經第二
- 阿羅漢經第一
- 阿羅漢經第二
- 沙門婆羅門經第一
- 沙門婆羅門經第二
- 應該被見經
- 解析經第一
- 解析經第二
- 獲得經
- 簡要經第一
- 簡要經第二
- 簡要經第三
- 詳細經第一
- 詳細經第二
- 詳細經第三
- 行者經
- 具足經
- 煩惱的滅盡經
- 再生經
- 命根經
- 完全智根經
- 一種子者經
- 單純經
- 入流者經
- 阿羅漢經
- 正覺經
- 沙門婆羅門經第一
- 沙門婆羅門經第二
- 單純經
- 入流者經
- 阿羅漢經
- 沙門婆羅門經第一經
- 沙門婆羅門經第二
- 解析經第一
- 解析經第二
- 解析經第三
- 像木柴那樣經
- 非順序經
- 老法經
- 巫男巴婆羅門經
- 娑雞多經
- 東門屋經
- 東園經第一
- 東園經第二
- 東園經第三
- 東園經第四
- 賓頭盧婆羅墮若經
- 阿巴那經
- 薩羅經
- 茉莉經
- 有學經
- 足跡經
- 樹心經
- 已住立經
- 梵王娑婆主經
- 野豬洞經
- 生起經第一
- 生起經第二
- 結經
- 煩惱潛在趨勢經
- 遍知經
- 煩惱的滅盡經
- 果經第一
- 果經第二
- 樹經第一
- 樹經第二
- 樹經第三
- 樹經第四
- 向東低斜等經十二則
- 略去
- 暴流經十則
- 向東低斜等經十二則
- 相應部48相應 137-168經
- 暴流經十則
- 正勤相應
- 力相應
- 神足相應
- 阿那律相應
- 禪相應
- 入出息相應
- 入流相應
- 轉輪王經
- 梵行立足處經
- 長壽優婆塞經
- 舍利弗經第一
- 舍利弗經第二
- 侍從官經
- 竹門人經
- 磚屋經第一
- 磚屋經第二
- 磚屋經第三
- 千位比丘尼的僧團經
- 婆羅門經
- 上座阿難經
- 害怕惡趣經
- 害怕惡趣下界經
- 朋友與同事經第一
- 朋友與同事經第二
- 天之行者經第一
- 天之行者經第二
- 天之行者經第三
- 摩訶男經第一
- 摩訶男經第二
- 釋迦族人喬塔經
- 釋迦族人色勒那尼經第一
- 釋迦族人色勒那尼經第二
- 給孤獨經第一
- 給孤獨經第二
- 恐怖與怨恨已平息經第一
- 恐怖與怨恨已平息經第二
- 離車人難達葛經
- 福德之潤澤經第一
- 福德之潤澤經第二
- 福德之潤澤經第三
- 天道經第一
- 天道經第二
- 類似天經
- 摩訶男經
- 雨經
- 葛利鉤達經
- 釋迦族人難提經
- 潤澤經第一
- 潤澤經第二
- 潤澤經第三
- 大富經第一
- 大富經第二
- 單純經
- 難提經
- 拔提亞經
- 摩訶男經
- 支經
- 有偈經
- 住過了雨季安居經
- 法施經
- 病經
- 入流果經
- 一來果經
- 不還果經
- 阿羅漢果經
- 慧的獲得經
- 慧的增長經
- 慧的擴展經
- 大慧經
- 博慧經
- 廣大慧經
- 深慧經
- 不放逸慧經
- 廣慧經
- 豐富慧經
- 急速慧經
- 輕快慧經
- 捷慧經
- 速慧經
- 利慧經
- 洞察慧經
- 諦相應
- 定經
- 獨坐經
- 善男子經第一
- 善男子經第二
- 沙門婆羅門經第一
- 沙門婆羅門經第二
- 尋經
- 思惟經
- 諍論經
- 畜生論經
- 法輪轉起經
- 如來經
- 蘊經
- 內處經
- 憶持經第一
- 憶持經第二
- 無明經
- 明經
- 說明經
- 真實經
- 拘利村經第一
- 拘利村經第二
- 遍正覺者經
- 阿羅漢經
- 煩惱的滅盡經
- 朋友經
- 真實經
- 世間經
- 應該被遍知經
- 牛主經
- 申恕林經
- 金合歡樹樹葉經
- 棍子經
- 衣服經
- 百槍經
- 生物經
- 太陽經第一
- 太陽經第二
- 因陀羅柱經
- 追求辯論經
- 世間之思惟經
- 斷崖經
- 大熱惱經
- 重閣經
- 毛經
- 黑暗經
- 有孔之軛經第一
- 有孔之軛經第二
- 須彌山山王經第一
- 須彌山山王經第二
- 指甲尖經
- 蓮花池經
- 合流經第一
- 合流經第二
- 大地經第一
- 大地經第二
- 大海經第一
- 大海經第二
- 像山一樣經第一
- 像山一樣經第二
- 他處經
- 邊地經
- 慧經
- 榖酒果酒經
- 水經
- 尊敬母親經
- 尊敬父親經
- 尊敬沙門經
- 尊敬婆羅門經
- 尊敬經
- 殺生經
- 未給予而取經
- 邪淫經
- 妄語經
- 離間語經
- 粗惡語經
- 雜穢語經
- 種子類經
- 非時食經
- 香料香膏經
- 跳舞歌曲經
- 高床經
- 金銀經
- 生穀經
- 生肉經
- 少女經
- 男奴僕女奴經
- 山羊與羊經
- 雞與豬經
- 象與牛經
- 田與地經
- 買賣經
- 差使經
- 在秤重上欺瞞經
- 賄賂經
- 割截等經
- 人死地獄經
- 人死畜生經
- 人死餓鬼界經
- 人死天地獄等經
- 天死地獄等經
- 天人地獄等經
- 地獄人地獄等經
- 地獄天地獄等經
- 畜生人地獄等經
- 畜生天地獄等經
- 餓鬼人地獄等經
- 餓鬼天地獄等經
- 餓鬼天餓鬼界經
- 道相應
- 有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