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30 lines (66 loc) · 9.04 KB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30 lines (66 loc) · 9.04 KB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尤瓦尔·赫拉利 - 社会文化榜-社科

“简史三部曲”收官之作《今日简史》推出,将目光聚焦到当下,直面今天关乎我们每个人命运的问题和挑战。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了虚构故事的能力。然而,在当前这样一个分化的世界,我们对旧故事已失去信心,对新故事亦远未达成共识。

版权信息

书名: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作者:[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c:35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 c:4547

第一部分 科技颠覆

近几十年来,全球政治一直是由“自由主义”独霸,但就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形成人类历史上最大挑战的同时,人类也对自由主义失去了信心。 c:1011

第1章 理想的幻灭:从旧故事到新故事

民主的根基之一,在于亚伯拉罕·林肯提出的原则: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你无法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人。 c:5301

第2章 就业: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

智人本来就不是一种会满足于现状的动物。他们的快乐很少取决于客观条件,而多半取决于自身的期望。然而,期望又往往会因为各种条件(甚至包括其他人的条件)而不断调整。 c:3620

第3章 自由:数据霸权与社会公平

智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则是能够感受痛苦、喜悦、爱和愤怒等事物的能力。 c:2947

第4章 平等:谁该拥有数据

争夺数据的比赛已经开始,目前是以谷歌、脸谱网、百度和腾讯等数据巨头为首。到目前为止,这些巨头多半采用“注意力商人”(attention merchant)的商业模式:靠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和娱乐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再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卖给广告主。然而,这些数据巨头真正的目标其实远超以往的注意力商人,他们真正的业务不是销售广告,而是靠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取得了关于我们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远比任何广告收入更有价值。我们不是他们的用户,而是商品。 c:2413

第二部分 政治挑战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融合,会对自由和平等这两种现代核心价值观造成威胁。 c:1017

第5章 社群:人类身体的价值

人类一旦与身体、感官和真实环境越来越疏离,很可能就会感觉孤单、迷失方向。很多权威评论人士把这种疏离感归咎于宗教和国家的凝聚力式微,但或许和你的身体失去联系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c:2966

第6章 文明:世界的大同

我们总是坚称自己的价值观是古代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但我们之所以能这样讲,完全是因为祖先仙逝已久而无法反驳。 c:1320

我们最常发生争吵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家人。身份认同是由冲突和困境来定义的,而不是由共同之处来定义的。 c:2402

第7章 民族主义:无法解决全球性问题

共同的敌人是让世界形成共同身份认同的最佳催化剂,人类现在至少有三个这样的共同敌人:核战争、生态崩溃、科技颠覆。 c:1885

第8章 宗教:神祇只是为国家服务

人类的力量需要群众合作,群众合作又需要先打造群众的身份认同,而且所有群众的身份认同都以虚构的故事为基础,而不是以科学事实或经济必需品为根基。 c:1828

第9章 文化认同:开放与宽容

人类现在还在英勇地对抗着传统的种族主义,却没发现战场已经转移。传统的种族主义正在消逝,现在满世界都是“文化主义者”。 c:1742

第三部分 绝望与希望

虽然各式挑战前所未有、各方歧异激烈紧张,但只要我们控制恐惧的程度、虚心面对自己的想法,必能成功应对。 c:447

第10章 恐怖主义:切忌反应过度

恐怖分子所做的任何事都不可能打败我们,唯一可能打败我们的,就是我们因为恐怖主义的挑衅而过度反应。 c:1883

第11章 战争: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愚蠢

今天,主要的经济资产是科技和体制的知识(institutional knowledge),而不再是麦田、金矿甚至油田,而知识是无法用战争来掠夺的。 c:1654

第12章 谦逊:地球不是绕着你转

虽然我的犹太同胞在人数和实际影响力上有所欠缺,但讲到无所忌惮、厚颜行事,绝对不落人后。批评自己的民族总比批评其他民族来得礼貌,因此我以下将以犹太教为例,说明这种自以为是的论述有多么可笑。至于世界各地各个族群部落的大话,就留给世界各地的读者自己来戳破了。 c:671

许多宗教一边赞颂谦逊,一边却把自己想象成全宇宙最重要的;一边要求个人要谦和,一边又公然展现出集体的傲慢。不论信仰什么,如果能更认真地思考“谦逊”的概念,就能获益良多。 而在所有形式的谦逊当中,或许最重要的就是在神的面前谦逊。每次讲到神,人们往往都自称卑微,但转头就以神之名,对同胞颐指气使。 c:2210

第13章 神:不要妄称神的名

道德的重点并不是“遵守神圣的诫命”,而是要“减少痛苦”。所以,想让自己是个有道德的人,不需要相信任何神话或故事,只要好好了解“痛苦”的深义就行。如果你真的明白某个行为会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自然就不会去做。 c:1814

第14章 世俗主义:面对你的不完美

世俗主义最重视的就是“真相”(truth)。这里的真相必须基于观察和证据,而非只单纯依靠信仰。 c:1771

第四部分 真相

全球所面临的重重困境如果让你觉得困惑而不知所措,那就对了。因为全球的发展已经变得相当复杂,任何个人都难以理解。这样一来,你要怎样才能得知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相,避免成为媒体宣传和错误信息的受害者? c:618

第15章 无知: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少

所谓“知识的错觉”(knowledge illusion)。每个人其实懂的知识很少,我们却以为自己懂的很多,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存在于他人大脑中的知识也看成自己的了。 c:2758

第16章 正义:人类的道德困境

当代世界大多数的不公正,并不是来自个人的偏见,而是来自大规模的结构性偏见,但我们这种狩猎采集者的大脑尚未进化出能够察觉结构性偏见的能力。 c:2420

第17章 后真相时代:谎言万世永存

第一条黄金法则:如果你想得到可靠的信息,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如果你总是免费得到信息,有可能你才是整个商业世界的产品。 c:3788

第18章 未来不是科幻小说:无法逃离的母体

从目前的技术和科学革命来看,我们该担心的不是算法和电视镜头控制了真实的个人和真正的现实,而是“真实”本身也是虚幻。人类害怕被困在盒子里,但没意识到自己早就被困在一个盒子里了(这个盒子就是人类的大脑),而且盒子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盒子,也就是充满各种虚构故事的人类社会。你逃离母体,来到了一个更大的母体。你想找出这个世界用哪些方式操纵你,最后也会发现自己的核心身份只是神经网络形成的复杂幻象。 c:1900

第五部分 生存下去

在这个困惑的年代,旧的故事崩塌,新的故事还无以为继,我们该怎么生存下去? c:469

第19章 教育: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现在该教的就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ivity)。 c:2280

第20章 意义:人生不是虚构的故事

根据佛教的说法,宇宙有三个基本现实:一切事物都会不断改变(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的本质(诸法无我),没有什么能永远令人满意(诸漏皆苦)。 c:2799

第21章 重新认识自己:人类心智的奥秘

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各种痛苦最深层的来源,就在于自己的心智。如果有什么是我想得却不可得,心智的反应就是产生痛苦。痛苦并非外部世界的客观情形,而是自己心智产生的心理反应。了解这一点就是跨出了第一步,让人不再产生痛苦。 c:2564

致谢

或是帮助我懂得取舍的人。 c:47

感谢我的另一半兼经纪人伊茨克(Itzik),如果没有他,这一切都不可能成真。我只知道怎么写书,其他一切都是他的功劳。 c:72

这本书其实是在我与公众的对话过程中写成的,许多章节是针对读者、记者和同事提出的问题而撰写的。某些部分曾以论文或文章的形式发表过,这让我有机会听取意见、打磨观点。 c: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