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68 lines (92 loc) · 11.9 KB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68 lines (92 loc) · 11.9 KB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采铜 - 个人成长榜-人生哲学

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

版权信息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c:53

序 用更勇敢的方式去生活

在这本书中,我打开了我们人生的七个侧面,它们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时间是我们的坐标,我们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这个坐标,所以,处理好与时间的关系,是我们生活、成长和改变的前提; c:4077

时间之尺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c:7814

活在“全部的现在”

1.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2.严肃地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5.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6.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7.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9.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10.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c:9668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c:11850

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积累可信的知识● 训练实践技能●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提升审美品味●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保持和促进健康●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获得高峰体验 c:11705

“快”与“慢”的自由切换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这番话,值得好好深思和回味。 c:10708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c:2004

从终极问题出发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c:6352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c:8885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倒不如依据我提出的婚恋拇指法则——“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流畅” c:5124

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

我们可能更多地会想“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们只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擅长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现在是谁,已经是谁”,而不是“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是谁”……于是虽然我们在做选择,但又好像我们只是在做一些注定要做的事罢了。 c:4979

即刻行动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c:4288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c:5341

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所以以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这三点:

  1.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c:9501

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设计PPT的架构。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以及展现内容的顺序,先讲什么,占比多少,再讲什么,占比多少,以及讲的时候采取什么风格、策略,然后PPT的架构就出来了。 c:4965

三行而后思

他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东西有两件:一件是每住到一个宾馆,首先要看门背后的楼层结构图,记住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在什么地方;另一件是每做完一件工作,脑子里回想一下,做一个回顾总结,也就是“复盘”,久而久之,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c:5286

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c:3924

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c:4347

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

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c:6016

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c:4545

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 c:1659

向未知的无限逼近

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c:570

大脑需要“断舍离”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简洁表达的习惯,是提升思维能力的一道法门。 c:3075

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1.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c:3206

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状

表达概念和想法的常用图示类型主要分为两类:流程图和结构图。流程图表示的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含有箭头以表示“流”的运动方向。结构图表示的是一个静态结构,用以显示不同部分或者因素间的结构关系。 c:1312

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

一个人思考问题的周密程度是个人思维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c:2020

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努力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 c:2352

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对于“努力”这件事,我们也要破除一些陈旧的观念,即努力不是一味地“使力、使力”这么简单。努力不仅是一种信念,不只是意志力的较量,它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这种策略性体现在对个人资源的调配、行动方向的选择、执行进度的把控和调适多方面上,而好在策略是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的。 c:3546

没有突出的长板最危险

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c:6862

你是“差不多先生”吗?

所以要想一丝不苟地做事、把事情做到完美,就必须进行取舍:选取一件你认为最重要、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事,兢兢业业地把它做精、做细、做好;而其他次要事情,用七八十分的标准去完成它们,就够了;另一些无足轻重的事,则能不做就不做。 c:3674

挑战是设计出来的

人是需要一些挫折、失败或者高难度的挑战来刺激的。如果总是一帆风顺,就会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肯出来,潜能就无法被充分地激发。从这个角度来说,挑战和才能是相伴相生的,没有足够的挑战就催生不出杰出的才能,而越是具有杰出才能的人也越有可能接近高难度的挑战。 c:2753

不痛苦地坚持到底

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带给我的丰盈感和满足感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日夜夜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也就是说,赐予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 c:3810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

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c:700

“学渣”与“学霸”都不是好选择

”。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自己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写下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等待若干个月后,再用实际的结果与之前期望的结果相对照。德鲁克认为,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哪些工作是他们尤其不能胜任的”,从而确定他们“不具有优势 c:2785

从“游乐场”到“荒野求生”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 c:3699

独特性,就是最好的竞争力

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c: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