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267 lines (141 loc) · 19.7 KB

茶人三部曲(全册).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267 lines (141 loc) · 19.7 KB

茶人三部曲(全册)

王旭烽 - 文学榜-名家作品

《茶人三部曲》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国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人类文明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之魂。

英国文学家迪斯拉利评之曰:茶颇似真理的发现,始则被怀疑,……最后乃获胜利。 c:46

可以说,没有二百多年前从那艘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豺狼号”战舰上运载去的华茶,便没有今日作为世界上最大茶叶出口国的那个印度。 c:27

茶是郁绿的,温和的,平静的,优雅而乐生的;罂粟花是多彩的,热烈的,奔放的,迷乱而破坏的;茶往西方去的同时,鸦片向东方迅跑而来。 c:122

第一章

东南一隅的浙江,本来有着性情温和的岁节和湿润多情的雨季。缥缈的雾气在清晨与傍晚缭绕省城杭州的三面峰峦,那里是小叶种灌木茶林生长的最舒适温床。 c:51

他的鼻翼像蜻蜓翅膀颤抖起来,在空气中捕捉什么。他眼中的亮点一闪即逝,他的声音很轻,像蒙着天鹅绒,很好听。 c:19

黑夜重得很,黑夜框在高墙之中,风吹不动。 c:38

第二章

徽州人做生意有句行话,叫做“周漆吴茶潘酱园”。一是说徽州做生意的人大多姓周姓吴姓潘,二是说他们大多做的是漆、茶、酱生意。 c:38

19世纪下半叶是中国茶叶和英国鸦片相互抗争的岁月 c:34

第三章

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 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 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 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c:52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c:26

伟大的盛唐,把生活中的一切推向高潮,故在茶业中,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之说。浮梁茶,卖到了关西和山东;蕲州、鄂州和至德茶,卖到了陈、蔡以北,幽并以南;衡山茶卖到潇湘至五岭,甚至远及交趾;福建、建州茶到了江苏扬州和淮安;而歙州茶、婺州茶,则被商贾所贩,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只上梁州、宋州、幽州及并州。 c:40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浮梁,在今日江西景德镇,江口,乃九江的长江口。茶商把妻子一人留在九江船上,自己则带着伙计到景德镇去收购茶叶。 c:34

倚溪侵岭多高树,夸酒书旗有小楼。 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 c:24

绿水棹云月,洞庭归路长,春桥悬酒幔,夜栅集茶樯。 c:27

第四章

夜浮于水,明月如洗,水天一碧,环视天地,悄然无声,只有青山浓翠欲滴。此时舟则活,舟则幻,舟则意东而东,意西而西。 c:56

第六章

陆子《茶经》中如何评说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c:54

什么高士?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家罢了。不见生灵涂炭,只图明哲保身,又要日后清名,赵寄客一生不为也。” c:32

舒元舆《牡丹赋》所咏:向者如迎,背者如诀,诉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哀者如舞,侧者如跌,亚者如醉,惨者如别,或飕然如招,或俨然如思,或带风如吟,或泫露如悲……” c:41

品茶者,品水也,器也,境也,心也。宋人尚有‘五不点茶’,水不清,不点;器不精,不点…… c:72

以为那碧绿、纤细的便是龙井,不知真龙井片子反而是带些黄色且又稍宽的。” c:62

曼生,实为钱塘人士陈鸿寿(1768—1822)之号,西泠八家为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诸人,集聚杭州,共创篆刻中浙派风格,曼生占一席之地,可谓金石大家。其人,在溧阳知县任上,结识宜兴制壶名手杨彭年兄妹,造型十八种,撰拟题铭,名家设计,手书写之,匠人制之,世称“曼生十八式”。 c:38

中国的茶馆,也可称得是世界一绝了。它是沙龙,也是交易所;是饭店,也是鸟会;是戏园子,也是法庭;是革命场,也是闲散地;是信息交流中心,也是刚刚起步的小作家的书房,是小报记者的花边世界,也是包打听和侦探的耳目;是流氓的战场,也是情人的约会处;更是穷人的当铺。 c:94

第八章

杭人的五郎,谓打米郎、剃头郎、倒马郎、皮郎、典当郎;八保,即酒保、面保、茶保、饭保、地保、像像保(即阴阳生)、马保、奶保(即中人) c:31

林藕初双手捧杯,一一送到伙计手里,一边说:“十分的水,冲了七分,剩得三分人情,各位辛苦了。” c:17

一带云峰望却无,六桥烟柳总模糊。夕阳楼阁林藏寺,芳草汀洲水满湖。苏相堤横苍径远,逋仙宅旁碧山孤。画图云是西湖景,曾到西湖是画图。 c:15

寄客大声答:“老弟,此言又差矣。明日不见必散,散则必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从此远隔千山万水,弟兄难得再见。万勿失信。切切!切切!” c:18

第九章

葱豉茶来。原来这茶是茶清照着《太平圣惠方》的方子亲自配的,内有葱白、淡豆豉、荆芥、薄荷、山栀、生石膏,再加紫笋茶末。方中,葱白辛温适阳,可发汗解表。服用荆芥,温散之力更著。淡豆豉,既助葱白、荆芥解表,又合薄荷、石膏、栀子而退热,再加紫笋茶有强心扶正之功,水煎温服可助发汗散邪 c:11

第十章

母亲林藕初严守祖先的规矩,聘礼送过去二百余元,在杭州也是上等人家的礼数了。女方留下了零头,把那二百元整数退回,表示有志气,有底气,不愿落下卖女儿的恶名。 c:17

先说西湖龙井茶。此茶淡而远,香而清,色绿、香郁、味醇、形美。有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个品类。其中狮峰龙井为最,其色绿中显黄,呈糙米色,形似碗钉,清香持久,乾隆皇帝封十八株龙井为御茶,就在狮峰山下胡公庙前。此茶似乎无味,实则至味,太和之气,弥于齿颊,其贵如此,不可多得。 c:71

这也是一种格局,回避的、遮掩的、内心有些逃遁的 c:13

第十一章

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c:19

第十二章

虽然孔子以为水有九种美好的品行: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志,但这显然是儒家的水;是可以濯我缨也可以濯我足的沧浪之水;是出山远行奔流至海的治国平天下的水了。 c:38

煮茶用的水,以山水最好,江水次之,井水最差。山水,又以出于乳泉、石池水流不急的为最好,像瀑布般汹涌湍急的水不要喝,喝久了会 c:40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虾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泉第八; 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吴淞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柳州圆泉水第十八; 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 c:31

一是要清,二是要活,三是要轻,四是要甘,五是要洌 c:30

第十三章

吃讲茶,本是旧时汉族人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方式,流行在江浙一带。凡乡间或街坊中谁家发生房屋、土地、水利、山林、婚姻等民事纠纷,双方都认为不值得到衙门去打官司,便约定时间一道去茶馆评议解决,这便叫做“吃讲茶”。吃讲茶,也是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的,先得按茶馆里在座人数,不论认识与否,各给冲茶一碗,并由双方分别奉茶。 c:38

世上的规矩,全是人定的。人说‘对’,‘不对’也可以‘对’;人说‘不对’,‘对’也‘不对’了。全看人的取舍罢了,哪有什么一定之说的? c:18

第十五章

微风吹来,心旌摇曳,花灯亦摇曳。红火微星,楚楚动人,时远时近,时谷时峰,星丸错落,辉煌烛天,水面又作一色相,正可谓夜静水寒,银河下凡了。 c:11

京师过于刚劲,江南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 c:11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c:20

第十六章

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那下联呢?”“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 c:21

第十八章

莫等春风来,莫等春花开。 雪间有春草,携君山里找。 c:30

第二十一章

当他的母亲以僵硬而又虔诚的姿势,用她临终的祈祷来要求亡灵护佑这个杭城著名的茶叶家族时,杭天醉用他在忘忧茶行支取的最后一枚银洋,换得芙蓉烟,再一次地不可自拔地陶醉在了从未有过的虚无的迷幻之境中了。 c:16

第二十二章

他性格统一,意志坚定,温文尔雅,寡廉鲜耻;他是一个没有性情的人,无论真性情假性情,统统没有。 c:20

自己软弱无能,却道他人强盗;自己贪生怕死,却道沧浪之水;自己自暴自弃,却忌他人图强;这就是你们华人! c:39

这种仇恨、蔑视和感激的心情分门别类地包装收藏在他们这些灵魂的各个抽屉里,竟能互不相扰,这是杭天醉这样一切情感混淆一气像打鸡蛋一样打得混沌一片的人所不能接受的。 c:33

第二十三章

有这样目光的少年,注定将会有心路崎岖的命运。他们的智慧总会伴随着怀疑成长,导致性格的多重性。因此他们的一生注定将无法摆脱不平凡。他们竭力想摆脱这一与众不同的生涯的努力,到头来只呈现出一种做人的克制。这种克制作为手段在巨大的命运面前完全无能为力,只不过使他们保持了灵魂的某种高贵的均衡和常人难以隐忍的隐忍罢了。由于这样的气质日积月累,沉积堆砌,他们的脸上,便有了受难者才有的神情。 c:41

第二十四章

这个世界不再是那么一成不变,随时都会有什么出其不意的新事件涌来——然而,除了静候等待,留下来的人们,还能干什么呢…… c:16

第二十六章

在他这样的年龄,思想这种东西,只要有力,摧枯拉朽,反叛一切,振聋发聩耸人听闻,便必是光明的自由的科学的进步的 c:17

至于社会,他是背对着它的,来自社会的声音,无论欢呼还是抗议,对他个人灵魂的拯救都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此时的杭天醉,走向社会的独木桥已经抽掉了。他隔着深渊,用他的梦眼看着彼岸的喧哗与骚动。 c:15

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地沉闷,沉闷是我们一生主要感受的生活方式。不沉闷,不过是沉闷之间的亮丽的喘息之隙罢了。 c:57

第二十七章

狮字号,以狮子峰为中心,包括那四周的胡公庙、龙井村、棋盘山、上天竺等地,最佳;次是龙字号的,乃指翁家山、杨梅岭、满觉陇、白鹤峰——” c:11

第二十八章

原来西湖的山山相连,土壤倒是以黄筋泥土、油红泥土等土质为主,但水系却是有隔的。北高峰与狮子山,又好像是一道屏障,挡住了从西北吹来的干风,又把东南方向的雾气阻隔住了,让它在山间回旋着。再则,从九溪十八涧进来的钱塘江江风,和从东向西吹来的西湖气流,在狮子山(也就是我现在身处的位置)集结。相互斗争又相互交融,由此雾气缭绕、云遮气挡,阳光呈漫射状,真正应了陆羽《茶经》所说的阳崖阴林之言了。 c:18

五四少女方西泠要在许多年以后才明白自己当初并未迷乱在这杭家两兄弟的丛林之中,她是迷乱在自己的心绪的丛林之中了。 c:12

第二十九章

一个衰败了的国家,什么都会被别人掠夺!而掠夺之甚,无过于连生乎吾国长乎吾地植物,也会被无端地改变国籍!” c:33

事实上,她亦是一个极易受感染的、很容易动情的女子,但那些情动得太易,便不深,所以改变也快。当她对某事做出最终裁决时,理智却又往往是带着感情跑,而不是感情带着理智跑的。 c:17

1916年到1928年的这段时间,不过十二个年头,但是在北京的政府却变幻无穷,七个人当过总统或国家首脑,其中有一人当了两次,所以实际上等于八个首脑。又有四个短命的摄政内阁,还有一次昙花一现的皇帝复辟。共计二十四个内阁、五届议会,四部宪法,把整个中国搞得手足无措。中华大地上的子民,笼罩在深刻而普遍的破灭感中。 c:21

第三十章

在这个忘忧楼府中,女人很有力地生存着,男人却温文尔雅,不施暴力,但心灵自由,不受约束。 c:32

第三十一章

一碗喉咙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c:23

尾声

他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父亲那颗心,多年来是怎么被来来去去的日子锯拉得血肉模糊的;嘉和比任何人都明白,父亲把属于他的内在的生活弄得不可收拾,没有人来拯救他的灵魂…… c:26

第五章

活不下去的时候,你什么也不要想,你就想一想那些山里的野茶。你知道野茶是怎么活的?一点点的土,一点点的水,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根一头扎在薄土里,那一点营养,让它活不下去又死不了。做人做茶,做到这个分上,都是可怜啊。可是它不死,它把根长长地在地底下延伸,一直伸到它找到活路的时候。听明白了吗? c:40

第七章

自辛亥以来,军阀混战,政客钻营;国土沦丧,民不聊生;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如寄客般肝胆相照者,又有几人被起用?共和理想,今日安在?青年时代的暴风骤雨,果然就换成了暮年的浅斟低唱?又有几人偶尔相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曾想果然到了国破家亡之际,沧海横流之时,英雄本色顿生光芒,不减当年豪情。 c:11

第十七章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c:12

第二十二章

当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你感觉到你的心里一片光明了吗?你有一种历经艰辛终于如愿以偿的快乐吗?你的心就像星空一样浩瀚,像明月一样洁净了吗?” c:14

第二十四章

滇红的品质,特点就在于它的茸毫。这茸毫还是淡黄、金黄、菊黄色的,冲开了看汤色,又是一番风光。那汤色是艳亮的,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叶底红匀嫩亮。 c:18

第二十七章

茶马交易形成的茶,人们称之为边销茶。西路边茶是以陕西为主要集散地的,茶叶销往蒙古、新疆和中亚等地。 c:14

第二十八章

原来普洱茶,并非就是产在普洱这个地方的。它的真正的产区,就在小邦崴的家乡西双版纳与思茅一带,和茶叶集散地普洱还有一段不算太短的距离。茶叶往普洱府集中的时候,马帮就得穿过热带雨林。那湿润的空气使茶叶发酵,竟发出了一阵阵人们始料未及的浓香。人们一旦喝到了这种自然发酵的茶叶,就渐渐地被这种香味吸引了,由此,一种新型的发酵茶诞生了。 c:19

第三十章

左右大襟的风格起源于中国的右衽和左衽。右衽为君子,故而,和服是右边的大襟贴身;左衽是夷狄,也就是未开化的臣民,他们的风俗是把左襟贴身穿的。 c:11

第二章

她既不能像杨真那样相信共产主义,也不能像盼儿那样相信上帝。她觉得自己还是更像她的大哥嘉和,他们是相信生活的人,是在生活中讨信心讨希望的人。 c:12

第四章

那些瞬息即逝的一瞥,那些游离在主旋律外叹息一般的副调,那些重大事件旁的琐屑细事,原来正是它们,像被树叶倒影切碎的阳光一样,闪烁在我们度过的时间深处,慰藉我们的生命。 c:35

第九章

你想想,这些年,不就是应了安徒生的童话了吗?皇帝明明光着屁股,谁都只能说他的新衣服漂亮。你不过是说那纽扣钉歪了,便是一顿好训。我却真实地告诉你了:皇帝的确什么也没有穿啊!” c:11

第十章

要学会在惶恐面前做一个哑巴。 c:25

第十六章

纵有千般才华,不要处处占先,有所为有所不为,舍弃也不是明哲保身,更有为众人、为亲朋好友的一片玉壶冰心。 c:81

《茶丘铭》:“吾之于茶也,性命之交也。性也有命,命也有性也。天有寒暑,地有险易。世有常变,遇有顺逆。流坎之不齐,饥饱之不等。吾好茶不改其度,清泉活火,相依不舍。计客中一切之费,茶居其半,有绝粮无绝茶也。” c:39

第十七章

没有好的朋友是不足以一起品茶的,没有好的环境是不足以品茶的,没有好的火水是不足以品茶的,没有好的器具也是不足以品茶的。 c:22

米砖是以红茶的片末茶为原料蒸压而成的一种红砖茶,其撒面及里茶均用茶末,故称米砖,有牌楼牌、凤凰牌和火车头牌等牌号,主销新疆及华北,部分出口苏联和蒙古。 c:16

第二十四章

这就叫水里火里去得,热里冷里经得嘛。没有这番功夫,哪里来的好茶。做人也是一样的,也是要摊凉的 c:44

第二十六章

宋代老祖宗宋子安在他的《东溪试茶录》里,把茶树分为七种:白叶茶、柑叶茶、早生茶、细叶茶、稽茶、晚生茶、丛茶;把树型分为了三种:灌木、半乔木、乔木。把茶叶分为两类:大叶与小叶,它们发芽的时间也分早与晚。一般来说,叶片大萌发早,新芽肥壮,制作出来的茶就好。 c:18

现在大家采的特级龙井茶,就是这样的: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初展,芽要长于叶子,芽叶间的夹角很小,芽叶的长度是二至三厘米。等到采一至二级的茶叶时,芽叶的长度就基本相同了,叶片也要略略大一些了。再到三至四级时,采的就是一芽二叶到三叶了,叶子也开始长于芽了,叶片也就更大了,到了五至六级,叶芽里头就可以夹着幼嫩的对夹叶了,叶子可以长到五厘米了。至于到了七至八级,叶子就已经长到极限,不再长了。 c:13

第二十九章

我们杭家人尽管每个人都很有个性,但基本上分成了两大类,一种是注重心灵的,细腻的,忧伤的,艺术的;另一种是坚强的,勇敢的,浪漫而盲目的,理想而狂热的 c:30

历史上一些重大转折关头,舆论从来就是先行的,法国有启蒙学派,中国有五四运动。你不要以为时势仅仅造英雄,时势也造舆论。反过来,舆论再造时势,相互作用,重塑历史。 c: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