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31 lines (227 loc) · 29.4 KB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31 lines (227 loc) · 29.4 KB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卡尔·纽波特 - 个人成长榜-人生哲学

为什么追随自己的激情,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为什么付出同样的时间,别人却比你更出色?为什么别人能够爱上自己的工作,而你却不能?为什么在为生活努力工作,却深感不能完全控制生活?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上,没人欠你一份好工作,你要自己去努力争取,而且这个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优秀到不能被忽视》是写给每一个职场人的醒脑剂,也是在“鸡汤”和“鸡血”盛行之下对工作和人生的深度思考和探寻。作者卡尔·纽波特呈现了对待职业生涯的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工匠思维,关注自己能给世界带来什么;另一种是激情思维,关注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在《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中,他沿着一条清晰的逻辑,提出关于人生和职场的4大规则,教你一步步获取自己的职场资本、自主力、使命感,让你从探究自己是谁、工作意义是什么、正确的工作是什么中解脱出来,通过努力创建属于自己的一切。

测试题

D.托马斯成为禅修者后认识到人生没有变好 c:13

引言 没有人为你的梦想埋单

在此期间,托马斯一直呵护着自己的信念:佛学就是自己获得幸福的关键。 c:52

在打造自己热爱的工作方面,追随激情的建议并不是特别有用。 c:727

我的问题很清晰:人们如何才能最终爱上自己的事业?而我需要一个答案。我希望这些见解能让你摆脱 “追随自己的激情”、“做你爱做的事”这类简单口号的影响。如今,在这类口号的推波助澜下,很多人产生了职业困惑并深受其害。我还希望通过这些能给你指明一条现实的途径,帮助你打造一个有意义、有吸引力的职业生涯。 c:504

规则一 不要追随自己的激情

我们越是关注于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最后越不喜欢去做。 · 在做所有事情之前,总是试图抽象地作出评判,这是一个可悲的错误。 · 对于自己想做什么,我真的很困惑,困惑到连自己付出了什么代价都没有意识到。 · 人们总是急于开始生活,但这是个悲哀。 · 要在某方面有所擅长,但这需要时间。 c:440

01 除了激情,乔布斯还有什么没有告诉你

你需要找到你所爱的东西……成就大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 c:518

他们的计划很谨慎,都是些小打小闹。他们并不梦想着征服整个世界。” c:618

02 不要急于寻找,激情是精通的副产品

关键是,要强迫自己去完成工作、强迫技能形成。这是最难的阶段。 c:1732

自主: 感觉对自己的生活拥有控制力,并且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重要的。 胜任:感觉自己擅长于自己所做的事情。 归属:感觉自己能与他人建立联系。 c:1416

03 越陷越深的困扰,都是激情惹的祸

《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 c:44

搞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然后找到一个需要像你这样的人的地方。 c:143

我们越注重于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最后越不喜欢去做。 c:752

《青年危机:你二十几岁时独特的生活挑战》 c:62

激情假设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是危险的。让人去“追随自己的激情”不仅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还可能是一份让人饱受困惑、忧虑之苦的职业的开始。 c:475

规则二 工匠思维胜过激情思维

· 录音带不会说谎。 · 没人欠你一份好工作,你要自己去努力争取,而且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 要是你一直在琢磨“我如何才能变得真正出色”这个问题,别人就会找上门来。 · 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花在紧急的事情上。 · 别转身逃离自己目前工作的桎梏,而是开始获取必需的职场资本,从而将自己从桎梏下解放出来。 · 伟大的成就不在于天赋,而在于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积累到如此大量的练习。 c:514

04 工匠思维,没人欠你一份好工作

工匠思维,没人欠你一份好工作 c:98

音乐界总是不缺奇才,从莫扎特直到今天 c:53

“具体到那件事上,我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c:11

“要是你一直在琢磨‘我如何才能变得真正优秀’这个问题,别人就会找上门来。” c:954

对待职业生涯的一种方式;是以产出为中心的职业观,关注自己给世界(工作)带来的价值。这种思维对于打造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至关重要。 c:1425

工匠思维关注自己能给世界带来什么,而激情思维则关注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c:1473

泰斯将这些对朋友们怎么生活以及自己的技艺是不是更有优势的忧虑起了一个名字,叫 “挥之不去的外部干扰之云”。 c:116

不管你现在认为自己的工作如何,你都能以工匠思维为基础,打造一份有吸引力的职业。 c:611

05 职场资本,技能胜过激情

假如你想爱上自己的事业,就要摒弃激情思维(“世界能给我带来什么?”),转而采用工匠思维(“我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c:374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电台主持人艾拉·格拉斯以及冲浪板制作大师阿尔·梅里克。 c:15

对于从事创作的人来说,你对这件事产生了兴趣,但还存在某种‘差距’。你做的东西还不那么好,对吧?你努力想做好,但就是没那么棒,”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道,“关键是,要强迫自己去完成工作、强迫技能形成。这是最难的阶段。 c:1080

你需要让自己优秀,从而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得到好处,而工匠思维一心想达成的正是这个目的。 c:615

对于那些沉迷于寻找使命的人来说,放弃舒适转而追求激情,这是最英勇不过的举动。 c:96

伟大的事业并非有很大勇气就可以了,它还需要有很高价值(而且是真正价值)的技能。 c:371

他的资本给他换来了更多自主权。 c:180

它很好地说明了从零开始创业的风险和不合逻辑之处;与之相反的做法是获取更多职场资本,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375

不适用工匠思维的三条特征1.该工作无法让你有机会通过发展稀缺而宝贵的相关技能而与他人区别开来。2.你认为该工作所关注的内容是无用的或者甚至可能对世界有害。3.该工作迫使你与自己非常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 c:1231

“正确地工作”仍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c:350

06 脱颖而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职场资本家

脱颖而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职场资本家 c:64

电视编剧工作很有吸引力,因为它具备让人热爱工作的三条特质:影响力、创造力以及自主力。 c:268

已经很让人印象深刻了,这说明你知道自己在干什 c:14

换句话说,在这个只容许极少数人跻身其中的行业里,伯杰无疑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c:11

电视行业难就难在它是一个“赢者通吃”型市场。这里只有一种职场资本,即作品质量;但却有成千上万满怀希望的人努力想挣足这种资本,从而讨得少数几个买家的欢心。 c:170

因此,想成为全国的最佳辩手,伯杰必须掌握持续改进的艺术 c:85

国际讽刺文社离电视这行太远了,无法让他明白如何才能成功。他接受了助理职位,把自己扔进了这个圈子的中心。在这里,他可以搞清楚所有的一切都是如何真正运作的。 c:326

做编剧助理的一个好处就是你的想法总能得到(很快的)考虑。 c:61

手里有了第一个制作播出的电视剧本,对现在的伯杰来说,事业发展的速度开始快起来 c:14

由于他已经有了良好的写作功底以及一系列逐渐完善的待售剧本,这份工作变成了对他的一次非正式考验:他拥有了打动利斯科的机会,而且他做到了。 c:72

伯杰,这位曾经的辩论冠军冷静地分析了在这个市场里什么样的职场资本是有价值的。接着,他带着以前做辩论准备时的紧迫感,开始尽快地获取这种资本。这个故事少了一些活力,但却多了一些可重复性:伯杰闯入好莱坞的经历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他只是理解了“让自己优秀”的价值及困难所在。 c:288

他认真而持续地积攒职场资本,并且相信宝贵的技能会转化成宝贵的机会。 c:380

自己现在做得越好,以后的选择就会越好。 c:760

“几乎没人理解这些东西。这个市场存在断层以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他回忆道。杰克逊是了解这个市场如何运作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于是他决定开始创业。 c:93

我不知道下一个Facebook在哪儿,”他说,“但我可以告诉你一家太阳能公司有没有赚钱的可能性 c:35

杰克逊以工匠思维来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以此来确保自己可以从每一次经历中尽可能多地获取职场资本。他从没有过详细的职业规划。相反,做完每份工作后,他都会抬头看看有谁对他新收获的资本感兴趣,然后抓住看起来最有希望的任意一个机会,实现职业上的跃升。 c:637

07 刻意练习,努力做一名好“工匠”

刻意练习,努力做一名好“工匠” c:87

专注于拓展自身的能力范围并获取即时的反馈,这构成了某种更普遍适用的原理的核心。我越来越相信,这个原理几乎在任何领域都是成功获取职场资本的关键。 c:782

的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每秒钟必须分析2亿步棋;为了开局能占先得势,它要从储存了超过700000场大师级对局的数据库中寻找棋路。鉴于国际象棋的难度,要下好棋所需要的策略会更明确,因而也更容易识别 c:11

虽然大师们在头脑中储存棋局的效率惊人,但是他们的回忆能力相当一般。 c:46

假如你是一名知识工作者,所在的领域没有什么清晰的训练体系,那么如果你能搞清楚如何将刻意练习融入自己的工作,就有可能在个人价值上超越你的同行,因为你很有可能是唯一专注于系统地取得进步的人。也就是说,刻意练习也许是快速让自己变得“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的关键所在。 c:707

规则三 幸福来自于自主力

· 没有成果,就没有工作,就是这么简单。 · 无论你如何投入地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也不意味着别人就得同样投入地支持你。 · 勇气文化天真烂漫的口号太过粗糙,无法指导我们安然通过这一充满陷阱的地段。 · 假如没人在乎你干什么,这说明你可能没有足够的职场资本来做有意思的工作。 · 要做有人愿意埋单的事情。 c:279

08 理想工作的“万灵药”

在播种季开始时,这个项目的认购会员会购买一份农场的产出,然后每周到分布全州的配送点提取自己的产品。 c:31

我想搞明白为什么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此吸引人。 c:30

远离永无休止的竞争去开一家农场,或是与土地和谐相处,这是困在办公隔间里的人们的永恒幻想。 c:82

如果能从这种生活方式中剥离出某些吸引我的内在特质,也许就可以将这些特质融入自己的城市生活。 c:124

自主才是仰慕者追求的东西 c:145

你必须让自己优秀,然后才能盼到好工作。 c:443

俨然一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对自己的知识发挥了作用感到荣幸的工匠。 c:109

自主力(Control)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拥有发言权。这是在创建自己热爱的工作时需要靠职场资本来获取的最重要的特质之一。 c:845

通过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上赋予人们更多的自主力,会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投入程度以及满足感。 c:698

总结起来,假如你想爱上自己所做的事情,那么第一步是获取职场资本,而下一步就是将这种资本投入到获取成就大事的特质中去。 c:585

09 自主力陷阱1:资本薄弱

自主力陷阱1:资本薄弱 c:66

取得对生活的自主力要胜过取得更多的收入或名声。 c:113

自主力若不因职场资本而取得,则不具备可持续性。 c:612

和简一样,她追求更多的自主力,但却缺乏资本作为支撑。结果也和简一样,这条路很快就拐向艰难。不到一年,福伊尔就只好靠食物券过活。 c:62

热情本身不是稀缺而宝贵的东西,因此并不能换来多少职场资本。这些生活方式设计师是在向一种有价值的特质进行投资,但他们却无钱支付。 c:633

即使你拥有获取真正自主力所需的资本,事情仍不简单,因为这个时候也正是人们开始注意到你的价值,并且阻止你去获取更多自主权的时候。 c:329

10 自主力陷阱2:关键障碍

自主力陷阱2:关键障碍 c:58

她总是小心地确保自己拥有足够的职场资本,然后以此为依靠来谋求更多的自主力。 c:192

这不是什么很棒的工作。事实上,它甚至不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上,露露可能很容易便陷入第一个自主力陷阱:你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无聊的工作之中,正是这个时候,你会觉得摆脱现状、不按常规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很吸引人。然而,她没有这样做,而是决定获取所需的职场资本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c:190

“我不大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也不确定他们自己搞清楚了没有。”她对我说。然而,这正是吸引露露的地方:她可以接触全新的、没有详细规划好的事务,而且觉得很有意思,这符合她需要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拥有很大决定权的追求。 c:111

假如她按照常规职业发展路径成了一位拥有股票、开着保时捷、忍着溃疡疼痛的副总裁,那么一时兴起、空出一个下午来接受采访的决定一定会让她付出代价,而且拥有股票、开着保时捷、忍着溃疡疼痛的副总裁们可能远不如露露那般享受生活。 c:60

几乎每次利用自己的职场资本来获取尽量多的自主力时,她都会遇到阻 c:94

那些来自雇主、朋友以及家人的各种阻力 c:56

在我这行,很多人纠结于一点,他们有很多想法,但却不知道如何把它们变为现实。 c:20

“创造一些有用的东西”会让他感到极大的满足 c:13

当你拥有足够的职场资本来获取对职业生涯的合理控制时,那么对于你的当前雇主来说,这个时候你的价值也已经足够大,以致要想方设法防止你做出改变。 c:533

假如没人在乎你干什么,这说明你可能没有足够的职场资本来做有意思的工作。 c:505

11 要做有人愿意埋单的事情

“一个领导者需要有勇气站出来,甚至面对讥笑。 c:90

他一直扮演着“第一个舞蹈者”的角色。他首先做出一个冒险的举动,为的是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上取得最大的自主力。这样做也让他看起来就像是那个独自起舞的“孤独怪人”。 c:100

我问他为什么要住在国外。他回答:“在我的人生中,我遵循着一条规则,那就是什么吓人,我就做什么。我已经住遍了美国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对我来说,最吓人的就是不在这个国家生活。” c:103

钱是中性的价值指标。赚钱的目的是让自己有价值 c:492

被动收入[插图]型网站更像是一种传说,而非现实。 c:72

规则四 使命感带来意义

拥有使命是件棘手的事情。 · 困难会吓跑空想家和胆小鬼,但会留给我们这些人更多的机会。 · 假如你掌控不了自己的事业,那么它就会让你吃尽苦头。 · 要么引人注目,要么默默无闻。 · 往小处想,往大处做。 c:280

12 有意义的使命与有价值的人生

有意义的使命与有价值的人生 c:49

它会把一个年轻教授变成一个脾气暴躁的工作受虐狂,这样一个人会把休息视为失败、把同行的成就视为自己的悲剧。 c:55

她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要远远超过发表论文或得到研究经费 c:22

她之所以如此快乐,是因为她把自己的职业建立在一个清晰而有吸引力的使命之上。这项使命不仅让她的工作有了意义,而且让她在实验室之外也有精力去享受生活。 c:292

人类近期进化的一个经典案例便是乳糖耐性,即成年个体消化乳液的能力。在产奶动物被驯化之后,这一特性才开始在人类种群中扩散开。 c:53

拥有使命就是在事业上拥有一个起到统领作用的重心。 c:438

13 在前沿地带找到使命感

“我觉得自己有太多的兴趣。”她对我说,“我无法决定到底是做理论研究还是更加实用的工作,也不知道哪种工作更有意义。更令人害怕的是,我觉得其他的研究者都是天才……站在我的角度,你会怎么做?” c:64

事实上,那些具体问题不会自动被解决 c:44

拥有使命是件棘手的事情。萨拉和简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使真的想围绕一项使命来安排自己的工作,也不意味着你就能轻易办到。 c:118

《伟大创意的诞生》(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c:32

相邻可能(The adjacent possible) 在任何领域,下一个伟大的创意通常就出现在当前发展前沿之外的相邻区间,而这个区间包含了对现有想法的各种可能的新组合。关键是,你必须达到某一领域的前沿,然后,这种相邻可能以及它所包含的创新才会显现。 c:502

只要达成这两个前提,氧气的分离便成为新近界定的相邻可能里一个显而易见的目标,并且对任何碰巧朝这个方向看的人来说都是可见的 c:29

与科学突破类似,好的职业使命也是一种创新,而这种创新存在于你所在工作领域的相邻可能之中。因此,想要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找到某种使命,你必须首先达到前沿,而且只有在那儿才能发现这些使命。 c:586

耐下心来,按正确的顺序做事 c:146

在她的经历中,很多不同事物在不同时期看起来都很有吸引力。 c:137

你要是想写生活的高品质和有趣的一面,那就别问我在哈佛的日子。”她提醒说,“哈佛的日子挺难熬的。” c:46

萨贝蒂的经历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在她的专业训练过程中,成就现在这份事业的使命来得是如此之晚 c:49

达到某一领域的前沿水平”,正是往“小处”想的举动,这需要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专注于很少的几个课题。然而,一旦达到了前沿并且在相邻可能中找到了一项使命,那么你必须以极大的热情去追求它,即往“大处”去做。 c:601

14 使命需要“小赌”

要找到一项不错的使命,你必须拥有职场资本。 c:54

为什么我就没有一份使命驱动型事业? c:45

我甚至记下了这些头脑风暴式的想法,因为我总是随身带着一个记事本。 c:20

许多有着大量职场资本的人都可以在工作中找到很多不同的潜在使命,但却很少有人围绕这些使命建立自己的事业。因此,要想运用好使命,仅仅达到前沿似乎还不够。一旦拥有足够的资本并找到一项使命,你必须还得搞清楚如何将使命付诸实践。如果没有一种可靠的策略来实现从想法到执行的跨越,那么你可能干脆连跨都不跨了,就像我和其他很多人一样。 c:336

从而在一个以循规蹈矩而著称的领域里,将一项大胆的使命付诸实践。 c:23

是在让大众了解现代考古学的真实情况 c:33

广大观众普及考古学并且从中得到快乐”这项使命听起来不错。但是,在职业生涯里真正投身于这项使命,这样做的前景并不乐观,特别是对一个刚刚读完研究生、想 c:22

只要能让生活变得更有意思,那么弗伦奇就会毫不犹豫地大胆尝试。 c:113

他总是在寻找有创意的渠道来释放能量,因此,这份经历让他坚定了一项事业上的潜在使命:向广大观众普及现代考古学。 c:20

“这种公众宣教工作正是我们这些考古学家应该做的。”他有了这种意识。 c:20

不一定要以一项伟大的创意开始,或者事先做好全盘规划,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小赌”探索出一个可能不错的方向,并且从大量的小失误以及那些意义重大的小成功中汲取关键信息。 c:627

如果说职场资本能够让人找到一项有吸引力的使命,那么正是“小赌”策略让这项使命的成功实现成为可能。 c:351

15 要么引人注目,要么默默无闻

鲍凯特并不是一直都热爱自己的事业。有几段时间,他破了产并且失了业;还有些时候,他的工作让他感到无聊至极。2008年,他迎来了人生转折点。在那一年里,他成了程序设计 c:13

这份名气让他能够掌控自己的职业,并将其转化为自己所热爱的事物。 c:25

而是他们所做的听起来很有意思——这是其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 c:18

他最喜欢使用的演讲技巧之一便是一边提高语速一边快速切换幻灯片,每张幻灯片上只有一个关键词,并且这个词正好在他说到时出现在屏幕上——这样的演讲很有咖啡因般的冲击效果。 c:71

他通过系统地研究有关书籍,搞清楚了为什么有些想法被广泛接受而有些失败了,然后以营销人员的思维模式,完成了为自己的使命寻找好项目的任务。对于那些期待运用使命来探求理想工作的人来说,他的这种以营销为核心的方法非常有用。 c:183

鲍凯特在正确的时间带着正确的技能出现在了正确的地方。 c:76

想要打造一份可以持续发展的事业,必须生产“紫牛”,即引人注目而且能够迫使人们广为传播的项目。 c:465

一个出色的使命驱动型项目必须在两个不同的方面达到引人注目。首先,按照“引人注目”的字面意思,它应该能够迫使人们注意它。 c:340

引人注目法则(The law of remarkability) 如果想在一个使命驱动型项目上获得成功,那么它应该在两个不同的方面是引人注目的。首先,它必须迫使接触过它的人向他人进行评论。其次,它必须在一个利于这种评论发生的场合启动。 c:452

她的项目迫使人们进行评论,因此它是一头“紫牛”。 c:19

结语 正确地工作胜过正确的工作

不要执迷于寻找自己真正的“天职”,而要去掌握稀缺而宝贵的技能。一旦你积累到了这些技能所产生的职场资本,就要明智地运用好它。你可以用它来获取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上的自主力,以及用来找到并实践某项改变人生的使命。这种理念的诱惑力虽然不如“放下一切,归隐山林”这样的幻想,但它一次又一次地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c:823

后记 我如何创建自己热爱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在某些稀缺而宝贵的方面有所擅长,然后将由此产生的职场资本用于获取成就大事的那些特质。自主力和使命这两项特质便是很好的着手点。 c:250

我对规则一的运用:别光用嘴说

规则一的观点是:“追随自己的激情”是个糟糕的建议,因为在大多数人身上并没有什么事先存在的激情等待被发现、被与某个职业相匹配。 c:123

不再纠结哪一条发展道路才是我真正的“天职”所在。我坚信,只要正确对待,不管选择哪条道路,我都会拥有一份我所热爱的事业。 c:476

我对规则二的运用:刻意练习

感觉紧张是件好事。我不再将这种不适感视为某种需要逃避的感觉,而是开始像健美运动员对待肌肉灼烧那样明白了它的作用:说明你所做的是对的。 c:635

我对规则三的运用:避开自主力陷阱

我对规则三的运用:避开自主力陷阱 c:42

只要不是白纸黑字的,就不算数。 c:48

规则三的观点是: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上的自主力对构建优秀的职业生涯具有强大的影响,因而被称为理想工作的“万灵药”。 c:195

在一个正在成长的项目里,你总会得到发言权。 c:155

在决定是不是应该追求某项有吸引力的活动,从而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加自主力时,你应该问问自己别人是不是愿意为之埋单。如果愿意,那就继续追求;如果不愿意,那就维持现状。” c:320

我对规则四的运用:找到真正的使命

根据规则四的解释,职业使命是在你的职业生涯中起到统领作用的某个目标。它让人们因自己的工作而出名,而且随着名气而来的还有很多非凡的机遇。 c:118

《爱因斯坦的梦》(Einstein's Dreams) c:11

莱特曼的事业建立在其“挖掘科学的人性化一面”这一使命之上,从而让他达到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c:32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官网上,莱特曼的联系方式页面上写着这样一条免责声明:“我不用电子邮箱。”假如一名学者没有莱特曼的名气,那么如此追求简单生活的举动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 c:67

想要找到真正的使命,你需要完成两件事情。首先,你要有职场资本,而职场资本的积累则需要耐心。其次,你需要不断关注自己所在领域的相邻可能区间(而这个区间始终都在变化),从而找到下一项伟大的创意。 c:666

附录 他们如何做到

然而,达菲运用了职场资本理论。他意识到:成就大事的特质稀缺而宝贵,因此它们需要同样稀缺而宝贵的技能作为交换。 c:109

规则二中介绍 亚历克斯·伯杰

为了得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伯杰首先需要让自己优秀到没人可以忽视。 c:68

规则二中介绍 迈克·杰克逊

你提供的技能越稀缺、越宝贵,那么得到的机会也就越好。 c:142

杰克逊一直关注于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不是搞清自己的真正“天职” c:71

规则三中介绍 瑞恩·福瓦朗

而是因为不管在工作内容还是在工作方式上,他都拥有自主力。 c:27

他认识到自主力与任何有价值的职业特质一样都需要职场资本才能得到。 c:71

自主力的价值以及耐心在获取资本上的重要性——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你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此项特质。 c:89

规则三中介绍 露露·扬

露露没有突然就决定要做一名自由开发者,而是首先积累了很多年的行业技能和名声。 c:33

规则三中介绍 德里克·西弗斯

只有在人们愿意为之埋单的情况下,你才应当开展某个项目。假如人们不愿意,说明你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本来换取自己想要的自主力。 c:138

根据法则判断出直到在音乐上赚的钱抵得上自己的正职收入,他才应该辞职。他推断说,如果兼职演奏的收入无法达到和现在的工作收入差不多的水平,那么他就不可能通过全职音乐工作获得成功。 c:65

追求自由是好的,但很容易失败。而财务可行性法则可以指导人们顺利通过这些陷阱。 c:122

规则四中介绍 帕蒂丝·萨贝蒂

围绕一项有吸引力的使命来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样做很有价值。 c:39

真正的使命(即可以作为职业基础的使命)要求你先积累大量的专业技能,然后才能被确定下来。 c:161

她并没有打算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硬安上一个方向,而是不断积累自己的职场资本,并且持续关注一些有趣的方向,因为她知道在此过程中总会有所发现。 c:127

规则四中介绍 柯克·弗伦奇

积累专业技能从而确定一份高质量的职业使命,这是充分利用“使命”的第一步。 c:58

规则四中介绍 贾尔斯·鲍凯特

假如因为经济上的需要而被迫长期朝九晚五地从事一份传统的工作,他将会过得有多凄惨。 c:12

一个好的使命驱动型项目应该在两方面是引人注目的。首先,它必须迫使人们注意并评论它。其次,它必须在一个利于这种评论发生的场合启动。 c:102

译者后记

但只有退潮了才能看出谁是在裸泳,再会飞的猪风向变了也得摔个嘴啃泥,大国总理也号召“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工匠思维”“技能制胜”“自主力”“使命感”正是本书所强调的。 c:78

不是我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翻译的活儿实在烧脑:要反复推敲原意、结构、词汇、表达;遇到不属于自己原有知识领域的内容,要查找各种资料,极快速地学习、求证;还要跟得上原作者的思维。 c:35

阅读指南 精读指路人

以后读书,要考虑一本书的难度指数。对其,你可以做简单判断:自己不能连续阅读超过20页,这本书难度高于你的阅读水平,可以放弃。如同一个成年人的篮球框对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要放弃。 c:107

只有阅读与自己的阅读能力匹配的图书,才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最贴切的内容,才能通过读书改善生活,以及提高自己的能力。 c: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