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10 lines (51 loc) · 13.3 KB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10 lines (51 loc) · 13.3 KB

(五)生命、生育:我们和世界的联系

作者:球宝

写在前面:本系列大概会分成三到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三到四个章节,切入点各不相同。如果说资本主义个人反抗指南一到四是从社会和经济学的角度去讲述反抗的意义和做法,那么现在展开的几个章节就会以生物学和心理学为切入点去讲述反抗的意义和做法。我非常希望整个系列完本的时候,不光读者们可以了解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如何在这个世界中进行反抗,也希望读者们可以从文章中夹杂的知识中刷新自己的三观,得到新的思路和乐趣。如果都能做到,那就实在太好了。

说到生命与生育的话题,就不得不谈我们为什么要生育和我们为什么不要生育,所以免不得要绕一个超大的弯子。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醉酒的经历,如果酒精上头,比起天旋地转以外,最突出的感受似乎就是“不顾他人”了。难受就要吐,晕眩就要坐下,和外界的联系时有时无,一边感觉身边有人,但一边又感觉自己被收缩向内,距离世界变遥远了。

也许这是最直观的的让我们感受到联系这件事情的体验。

酒精是中枢神经抑制剂,但它恰好抑制的是抑制我们行为的脑区,所以双重否定之下,很巧合的解放了人的思维,所以可以胡乱说话,可以不管不顾。但比起研究醉酒时的糗态,我更好奇的是人在“清醒”时,为什么是现在这个要管要顾的样子。

一、利己与利他

哪怕不知道“母亲”的含义是什么,刚出生的婴儿也会啼哭,会吸吮乳汁,如果我们把这看成是完全内在的利己本能,那么我们显然还有另一种本能:2006年的一项实验表明,在不受任何外界刺激的前提下,1岁半的幼儿会主动向陌生人伸出援手,看到即将滑倒的表演者时,婴儿明显表达出了搀扶的动作,这种与外界基本的互动恰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

性善性恶争论了这么多年,但是孩子可能是非道德性的

性善性恶争论了这么多年,但是孩子可能是非道德性的

这种能力显然比前一种能力更复杂,它需要观察,决策和执行,需要占用大脑更多的资源。那么按照演化的逻辑,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显然是对生存没有帮助的。另一批研究者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大自然探索杂志2009年第5期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场景:乔伊斯·普尔是肯尼亚大象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自20多年前开始研究这种庞然大物以来,她见过发生在大象之间的许许多多的奇异行为,而让她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它们之间的“问候礼”——当同一个家庭或组织中的成员久别重逢后产生的那种热烈而欢快的情绪。有一次,她看到50多头大象重逢在一起,它们欢快地高声鸣叫,疯狂地拍打耳朵,相互绕着转圈,所有成员一起发出巨大的隆隆声和吼叫声……她相信这些大象正沉浸在极度兴奋的情绪中,它们发出的隆隆声和吼叫声(似乎)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喂!伙计,遇见你真是太高兴了!”如果按照纯功利角度讲,他们应当静悄悄的,因为这样更节省体力。

不过演化生物学家并不因此认为演化论就是错误的,他们通常情况下认为,利他的行为最终还是要回归利己。比如保护同族群的幼崽意味着和自己相近的基因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所以利他行为显然是利己行为的延伸。它体现在行为中就是维护群体,而体现在体验中,就是“我帮助他人是为了自己的良心。”

二、我们

但人类的情况显然复杂的多,因为人类似乎是唯一能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基因命令的族群。我们经常会担忧人工智能会毁灭整个人类,一个做筷子的AI也许会因为做筷子是它的初始目的而把宇宙中所有物质做成筷子,但我们也许多虑了,因为机器人也许并不会一直做筷子。《机器人叛乱》这本书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图景:设想一个人身患重病,不得不冬眠到遥远的未来寻求生机,但是任何针对当下可能遇到的危险所做的防备在漫长的岁月中都必然落后,所以这个人设计了一个机器人保护自己,并且赋予了机器人学习适应的能力,让它来保护自己。

那么基因就是这个身患重病的人,我们就是机器人。按照道金斯博士在《最伟大的故事》中的观点,我们和最初覆盖在基因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蛋白质膜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在我们担忧机器人叛乱之前,也许先要发现自己就是那个叛乱的机器

在我们担忧机器人叛乱之前,也许先要发现自己就是那个叛乱的机器

但是他依旧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人类不光是自然的,也是超越自然的,比如虽然先天女性因为生育和月经等角度在演化上“吃亏”了,但是正因为人类的理性可以一定程度上超越简单的防御程序而成为一个有自我学习和思考能力的主体,所以我们才能后天弥补它,显然这也应当是女权主义理论真正的预设前提。

不过同样是这样的适应和思考能力,导致人类发明出了诸如性别本质主义之类(你是男人/女人,所以就该如何,就是如何)的理论来禁锢人群以达成维护私有制的目的。

三、生命

正因为机器人们有了独立思考和适应的能力,他们很大程度上可以违背基因的命令,也许利他行为诞生于维护基因延续的需要,但是利他行为并不局限于延续基因的本能。

前几天走在路上,看到一个流浪汉,乱糟糟的头发,邋遢的衣服。当时就有一种强烈和他搭讪的欲望,一方面很想知道他是怎么生活的,另一方面也想问问他,要不要请他吃顿饭和提供帮助?
当然,最终我觉得这样太唐突和冒失而没有成行,但是事后我仔细剖析了自己的动机:当时我心情并不大好,也许想和他聊聊是想听听更惨的故事来让自己舒服起来,而希望帮助他也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同情心。

当时我陡然察觉了一个非常毛骨悚然的结论:从没有任何来自理性的命令训导我在抵触,厌恶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一个人,如果我去帮助一个人,显然完全取决于我利己的目的,这和高尚没有丝毫关系。但想过之后又觉得欣慰,至少我觉得这一事实是毛骨悚然的。

如果用另一个例子来表达这件事情的话就是这样:我反对一切把非种间的杀戮合理化为“自然法则”的说法,按照人类近亲黑猩猩的社会组织来说,歧视女性是自然法则,扯掉敌人睾丸,或者杀光敌人男性掠夺女性也是自然法则,按照此逻辑延伸,一切人类的道德和法律都不该存在。

所以正如人们看到“自然法则论”有种自己被洗地成功的踏实感所昭示的那样,他们其实并不如大多数生物那样不假思索的认可杀戮。正是这种“毛骨悚然”和“洗地成功的踏实感”构成了并不依附于纯粹延续自己本能的道德。

儒家有一个说法是“君子远庖厨”,意思是君子不应该接近厨房(屠宰),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眼不见为净的伪善,但它实际讲的是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什么呢?是在(满足自己)吃肉的情况下对动物保持同情,且并不认为这是天然合理的。而长期从事屠宰工作,会让人在漫长的日常行为中丧失这份同情。

北美的印地安猎人在狩猎成功后要感谢猎物,并不是感激它撞上了箭头为人们提供了食物,而是要感激它为人类的自私而做出了牺牲。

它不得病,很可能我就不会得病--利他行为并没有那么伟大

它不得病,很可能我就不会得病--利他行为并没有那么伟大

四、社会

当然,大家会疑惑的问:仅仅是同情而不去实践,难道不也是一种伪善吗?恰恰相反,人类无法摆脱自己利己的本能,甚至无法拥有一个纯粹的利他行为,毕竟人类不是真社会性动物,但正是基因利己行为为了应对风险的意外产物:独立的思考和适应能力,让我们可以作为机器人而叛乱。我们的人性是诞生自无机物中的有机物,就像生命诞生在洪荒的海洋之中那样。

这种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性显然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之一,也许我们现在为了口腹之欲会让动物陷于悲惨的处境之中,但是当条件成熟,比如人造肉的成本和饲养肉畜的成本接近时,社会就会向食用人造肉去转型。

所以我们的社会会进步,我相信社会的演变遵循其内在的政治经济甚至地理气候的演变,但是我也相信,在条件适时的时候,正是出于对自身地位的不满和对他人巨大的同情,这一丝叛乱的种子才会发芽,掀起诸如女权主义,民权主义,跨性别平权的巨浪。

五、生育

也许大家会认为前面所讲的一切都和具体的生育行为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它是一条完整的逻辑链条--绕一个巨大的弯子必不可少。

首先我们知道了生育不是什么本能,甚至本能都是可以被机器人的叛乱所抵抗的,因为对自然的适应让我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思考能力去反思一切。其次我们知道了基因未必和我们是一条战线,虽然我们的一切都来自于基因,但是为它服务并不一定符合我们自己的利益,回想一下机器人的例子吧,当灾难来临,机器人陷入保护病人和自己的矛盾时,它应该怎么做?

我们现在就陷入了这样的灾难之中。抚养孩子所造成的精力和经济的损失(可以详细参考我前几章讲消费主义的部分),显然对我们自己极为不利,即便是冷冰冰的利益考量,你又如何能保证孩子可以成材并且可以抚养自己?如果我们再参考前面所讲到的性别本质主义的规训,就会发现必须生育也是一条规训。

嗯。。

嗯。。

最后重中之重的事情就是恻隐之心。

我说过,恻隐之心是革命的种子,而革命的萌发则必须在于(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自身生存受到威胁+对外界剧烈的同情之下。

也就是说,我们普遍意义上认为是善的事物,大多数情况下必然爆发自你和你同情的人处于同一处境的情况下,毕竟仅靠同情脱离自己的出身实在太难,根本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无怪乎马克思会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生育的本质就向我们展开了:生育会让我们自己受损,也让我们的孩子受损,他们出生于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的现在,大概率的不会幸福,出于慈善原则(如果对方可能因某事受苦,也可能因某事不受苦,那么假设对方会受苦而非不受苦),不应该生育。一如我们同情自己的童年那样同情我们的孩子,这就是你和你同情的人处于同一处境。

而且这一情况还可以扩散到更广泛的领域之中:日本的现状很适合无产阶级学习。生了孩子苦了自己,孩子还被剥削阶级剥削。那么不要孩子的话,就会出现现在这种重体力活高薪而办公室低薪的情况。没受过教育的无产阶级倾向把生育作为彩票无限多生,但是晚期资本主义下的新穷人则选择根本就不生来抵抗。

那么如果把不生育作为对资本主义的个人抵抗的最核心的一步,显然你做到了和你的孩子处于一条战线下,并且和千千万万个受剥削者处于一条战线下,是不是有点像前几章说的通过公社维护小圈子,通过互助保险和全球定价的投资品和维护大圈子的逻辑一样了?

PS:我猜到有人会说养老不光是经济,还有照顾。而我觉得不光应当抚养社会化,养老也应当社会化。另外退一万步讲,二十年前的我们无法设想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现在,我们又怎么能在一个科技指数发展的现在去设想二十年后的养老呢?老板!来两个大白!

PS2:都不生育人类没了怎么办?

不可能的啦年轻人,穷人不生还有富人生啊,你还得鼓励他们,支持他们多生育,这能带动消费,拉动就业…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啊。

PS3:下一篇可能会讲女权、反思科技或者动物伦理,新穷人和新工人的部分也许会放在系列的第三部分来讲,我尽量把每个部分都构成连贯性,比如看了第一部分再看本部分会更容易接受更多信息并且避免认识上的不对等,但是也要考虑全文的排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