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95 lines (48 loc) · 9.93 KB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95 lines (48 loc) · 9.93 KB

(八)奋斗逼:内卷的老百姓和宫女的小确幸

作者:球宝

前文我们讲过关于债务的小问题,如果你没有债务,或者对债务问题已经胸有成竹,正常情况下你就会想到发展。而相信对大多数个人来说,发展的极限就是所谓财务自由,为了这个目标你开始不断努力,而你奋斗逼的身份也就从这一刻开始确立。

一、罪恶财务自由

那么我们先确定概念:财务自由的意思就是资产性收入覆盖生活成本,由此衍生出菜市场自由,车厘子自由等等概念,我们先不去想对于什么人群需要怎样的财务状况才能达到怎样的财务自由,我们从资产性收入讲起。

首先你的资产性收入就是别人的劳动收入,也就是说一个人财务自由,就有(更多人)不能财务自由。其次在你追求财务自由的路途中,很可能你会因为错误的投资或创业变得更不自由。

到达突破点之前,你会听到天空传来一声巨响:对不起,你已经死了!

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前文有所涉及的资本主义结构性暴力。

这个社会,高收入岗位是有数的,食利者也是有数的,不然资本主义体系没法运转,没法保持内生的活性,这个大前提之下,总会有绝大多数人是失败者,所以我说开源是让你更心安理得花钱的鸡汤,你真正能控制的是节流。

我也说最愚蠢的就是“投资”教育,因为当扩招远远高于社会需求(对比分配工作时代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时候,要么岗位工资下降,增设岗位,要么大多数人没法获得自己高学历本该对应的岗位,这在文科生里格外突出了。

还有出国留学,作为梦想是可以理解和支持的,但是你卖掉房子的钱,大概率不是你镀金以后提高的收入能赚回来的,还耽误了几年时间,是纯粹的赔本买卖。

类似的还有找工作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工作距离和工作时间而不是收入和“发展”,道理很简单,多赚的钱全部因为更贵的房租,更多的夜宵犒劳,更多的医疗支出抵消了,你除了过劳肥一无所得,还变成怨气满满,痛苦不堪的人,变成一万多只够温饱言论的支持者。

为什么不要考虑发展,因为除了少数类似销售这样依靠人脉的岗位,你发展再好,华为35也是要裁员你的,你觉得你的经验很重要,但是你的身体确实扛不住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工资已经太高了,一有风吹草动,裁员的往往是收入更高的,而被裁员的你真是到了拿钱换命的年纪,而这时候你往往还有自身膨胀时期的后遗症-各种债务,房贷还好,超前消费的呢?这时问题就和消费主义(参考本书第二章)结合在一起爆发了,足以瞬间,彻底击垮一个人。

这些东西就是我反对“奋斗逼”和的一个基本预设,反对奋斗逼在个人生活中可能比反对消费主义还要重要,但为什么是消费主义而不是奋斗逼变成了众矢之的,显而易见的就是,反对消费主义只需要更改当下,而质问自己奋斗逼的内心往往摧毁的是自己二十多年来受到的教育和信仰。

二、武则天还是宫女?

当然有人会说,奋斗还有一线希望,不奋斗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非常巧,武则天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对于武则天来说,当皇帝的难度都比在大唐掀起女权运动要低,结构性暴力是她不能抵抗的——就变成结构的一环,正所谓不服来养蛊…不过糟糕的是,看过一个很有趣的统计,几乎每个司机都认为自己的车技在平均水平之上,那么车技烂的人是谁?这种老司机的幻觉支撑奋斗逼变成了武则天的养料,这也就是我开篇说的,追求财务自由可能让你变得更不自由。

所以现在你再想想,你觉得你更可能是蛊王武则天,还是一个宫女?

老娘这个位置是这么好当的吗?你连四个技能都没有,我一刀就能砍死你

到这时奋斗逼的完整定义就出来了:第一类是在一个只有比较小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却认为是确定性的人(人人都能致富)。第二类是知道可能性比较小但是选择不反对架构换一个可能性大的架构,而去赌运气,踩踏他人的人(自认武则天式人物)。前者蠢后者坏,但都能理解,都值得同情,两者共同点是都想翻身不想直接反对游戏规则,区别在于一个成功了一个没成功。我支持的做法是,要么舍得一身剐,你直接站在结构性暴力对立面,要么做一点微小的资本主义个人反抗,而后者我认为更有指导意义。

那么具体怎么办?

三、找到你的大理

人们很难想象,采集狩猎时代人类的生活水平是高于农业时代的大部分时期的,身高和寿命都是如此,所以后来有所谓桃花源,老外还弄了一本书叫《逃避统治的艺术》,说一堆人跑到山上去搞无政府公社balbalaba。这个书最有趣的部分不是zz破害,而是说明桃花源里的居民发现不逃避税收已经快活不下去了,战乱结束他们也没有试图搬出桃花源。

但是税收本身是没错的,是所谓必要之恶,唯一遗憾的是,“正常”的税收经常也能逼死人。

这里就涉及一个所谓内卷化的概念,比方说30亩地如果养一户人,耕牛和风车灌溉等机械就会被利用,人的生活水平也会提高,但是30亩地养三十户人的时候,机械化的趋势就让位于精耕细作,提高单产,人的痛苦感提高但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明清的精耕细作趋势正是来源于此,宋朝畜力和水力风力的趋势都被打断了。

我们以此类推,关键的问题不是在于要不要工作,而是要做什么工作,如果你进入一个激烈竞争的体系里,难免要求爷爷告奶奶,为了争夺资源办公室斗争,考这考那,痛苦感高,获得感低。

90年代老外来中国看啥都发财,但是中国人看啥都不能发财,为啥呢,因为老外的国内发展完毕了,他一眼能看到中国缺什么,但是中国人就不行。

同理,你现在看东南亚,八成也能知道干啥能发财,比如他们承接低端产业经济开始发展,城市化加速,但是房价又很低,早些年去金边曼谷买房的现在都发了,当然我不是劝你现在去东南亚炒房,你现在去是给中国人接盘去了,但是这种意识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比如说社会上作为体面标准的教师和医生,可以想象的生活就是累得要死钱也不多,还得装孙子,家长/患者和领导谁不能轻松拿捏你?

能想工作才奇了怪了吧。

那我自己是自由职业者,做做理财和写写东西,我要是还留在北京,我的获得感也不强,但是如果我在大理,俨然他妈是富人,房租也就几百块,而我还拿和北京一样的钱。

别怀疑,这不算最便宜的,我前几天四块钱吃了2顿饭

当然,我的经验也不可复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生财的门道,但无论我说的东南亚炒房还是我自己的大理生活,其核心都是避开激烈竞争的地方,避开内卷的情况,选择一条新路,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给有困惑的人的答案是,如果你觉得特别特别痛苦,肯定是哪出问题了,这时候不要把答案简约为要迎难而上还是当个废物,你实际上还有第三条路,就是看看是不是换个获得感更高的方向努力是不是更有前途,这时候你就能发现又不是很难,你也不是个废物。

也别说什么转行难,前些年文科生去北大青鸟临时学写代码,赶上互联网红利缺人,还不是一个月几万块到手,你专业对口当新媒体运营给你5000算恩赐了吧?

但还是那句话,我说的,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你现在去当码农就是赶上互联网红利衰退到处裁员了,也许你真正需要努力的部分是开阔眼界,发现机会,这话挺鸡汤的,但是真的好使,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多琢磨一下,反正你现在是个无声反抗的人,时间最多。

我们举个例子,日本年轻人是怎么反抗996的?3个小时做完工作,其他时间摸鱼,就和电影里的最后一秒救援一样,他总是在加班结束的最后一刻结束工作。

结尾、睡个好觉

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巴特勒著名的卧室里的反抗这个概念?因为你能在不直接和结构性暴力对抗的前提下做无穷无尽的事情,包括不限于我前文提到过的购买二手产品,薅外卖羊毛,不要孩子,减少消费,做一个第三章提到的情境主义者,也可以直接寻找你的高地和桃花源,你不需要承担推翻资本主义的历史重任也不用捏着鼻子做武则天,还可以按照本书第一章和第四章的内容搞个节点玩玩。

所以为什么我极度厌恶“小确幸”?小确幸就是存在主义的鬼岛翻版:不要考虑持久的痛苦,只在意生活中偶发的乐趣。这和存在主义说不要在意西西弗斯式的生活,要在意路边的小鸟是同义重复的。

道理本身没毛病,但是存在主义实际上是纳粹创伤文学,对应的是奥斯维辛后诗何以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60,70s的贫富差距是不那么猖獗的,凯恩斯主义也没有退潮。

存在主义思潮在伤痛消失,新自由主义80年代全面反攻倒算的时期自然而然就退潮了,而在21世纪被提出小确幸,实际上就是一种最糟糕的奋斗逼哲学:你加班到12点出来,霓虹闪烁,好美呢——但老子本来应该在睡觉啊!

2019年3月于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