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58 lines (256 loc) · 30.5 KB

01.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58 lines (256 loc) · 30.5 KB

Part 1: 沟通技巧篇

本书开门见,第一个主题,谈的就是沟通。

为什么开头,我就选择这个主题作为开场。

原因是这样的,在写这本书之前,我在线上举办了一个很小的讲座,帮大家解决问题。当时,我请参加的人填了一份问卷。询问它们在 Working Remotely 时,遇到什么痛点。

接近 90% 的人。不约而同都选了「沟通」问题。

的确,对于一般普通的工作者来说,转换到「Working Remotely」型态之后,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沟通。

因为一瞬间,在办公室集中工作的好处,全部都消失了。原先你要一个答案,只要走到同事旁边,瞬间就能够得到回答。

现在,在家工作,即便有聊天软件。可能等上老半天,还等不到回音。而且,就算对方回应了,双方沟通效率也很低。一方面是打字效率比起说话很低。一方面是面对面沟通,能够传达的信息与辅助媒介,实在远比文字丰富的太多。

但是,你又不能紧迫盯人的一有问题,打电话给你的协作者,这样反而更耽误双方的工作效率。

所以,这个问题实在是大家心中的痛。

TIPS 1: 限制「一天讲话两次」原则

在远程协作里。我推荐大家使用一个原则:「一天限制自己最多只能与同事通话两次」。

围绕著这个原则为核心,去设计与同事的沟通策略。

(更精确的说,就是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一般工作者,对于 Remote 环境工作感到焦虑的最大主因。在于工作模式彻底改变了。比如说,从头转头一下就能得到解答的答案,非得「等一下」才能得到答案。更甚而,而绝大多数的人甚至是「没有拿到」这个答案,不能往前推进下一步。

一环扣一环之下,效率与效果都会得到打击。

这也是绝大多数人,认为「沟通」应该是「远程协作」时,最需要先被解决的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在职场上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便是:

「你真的需要马上得到答案吗?」

特别是因为这种时空背景下。你「想」,但是「得不到」。却是铁一般的现实。

那么我们要如何对应这样的情况。

有三个方向可以思考。如果你想要问同事问题,可以先思考以下这三个问题:

  1. 自己想要得到什麼答案?
  2. 這件事需要馬上得到答案嗎?
  3. 公司 Wiki 上找得到答案嗎?

你想要得到什么答案?

我一直认为。在工作上。如果需要频繁与对方沟通,才能办成事,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工作上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错。

比如说,在职场上。这种状况应该不陌生。诸如:

  • 「在吗?」
  • 「你有没有什么方向?」
  • 「你觉得黄色好吗?」
  • 「你觉得老板想要什么?」

这类有点令人讨厌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共通特点。就是有点令人讨厌。但又说不上来的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

但是。如果你试著将这些问句,放到远程里。你会突然发现,超讨厌人家问这种问题,浪费时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应呢?

这些问题都有个共通特点。每当这些问题出现前,你总需要再多问好几句,才能最终搞明白对方要什么?

办公室里很常出现,但大家不太在意,主要原因是以前这类问题,多问几句的成本只要几秒钟。但现在这些问具的成本就是几十分钟。让人不由自主的无名火起。

这些问句的成因有可能是问问题时,没想清楚。还有一种情况时,问这些问题的人,平常就有不好的工作习惯,习惯将「思考作业」扔给对方。平常没感觉,一切到远程工作模式,就觉得跟这人常让人无名火起,与他工作十分费劲。

无论如何。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可能无意,有可能有意。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改变「结果」?

这个问题的解法是

  1. 思考问对方问题时,你想要得到什么答案?
  2. 尽量将选项集中到你想要的结果
  3. 将一个「开放问题」,改造成有限的多选题

比如说我上面举的些无脑例子,可以改造成这样:

  • 「在吗?」=> 「在吗?我想跟你沟通 A 项目的事。我在 15 分钟里面都在线。如果你在的话尽快回我。如果等下要找我,我可能整点时候才在,到时候可以打我电话 XXXXXX。」
  • 「你有没有什么方向?」=> 「关于目前这个问题,我目前有 A 方向、B 方向、C 方向,我个人比较偏好 A 方向。你有没有其他思路?」
  • 「你觉得黄色好吗?」=> 「关于这张海报,我做了红橙黄绿色,我个人觉得黄色在这个场景比较适合,理由是 XXXX。你比较偏好哪一款。选个两组给我。」
  • 「你觉得老板想要什么?」=> 「我认为老板因为 AA,BB,CC 因素。他可能比较偏好 CC 选项。你有什么的看法?可以给我你的方案与理由吗?」

我们可以再进一步,观察这些「问题的重构」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1. 都很长
  2. 一次性的表达了自己相对完整的看法
  3. 如果对方没有什么想法,让他选择容易
  4. 缩小双方讨论的开放性与时长
  5. 更容易得到结果。时间可控,结果可控

我们平常在办公室沟通协作时,因为讲话成本很低。于是你很难察觉到跟某些人沟通,就是特别的费劲。或者是某些会,开来就是特别的烧脑与无效率。

其实就是这种「思考作业」落在哪一方的问题。

在远程协作上。

为什么开篇第一个原则,就是「限制自己一天最多只能跟同事语音沟通两次」。

其实是因为如果说话机会这么珍贵。就能促使自己更深入的思考,自己要问什么样的问题,又期待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這件事需要馬上得到答案嗎?

现代人都很急躁。眼前遇到问题,就马上想得到答案。但是,其实所有事情,都得马上需要答案吗?

或者是,非得要得到答案,你才能接下去做目前手头的事吗?

这是在远程沟通发问时,我认为工作者需要去思考的第二个问题。「這件事需要馬上得到答案嗎?」

你会发现,在绝大多数的情形,其实并不需要。

1. 期限内需要得到答案

很有可能,你只是期限内需要得到答案。可能今天下班之前、或者是两天之内。

  • 1) 这种状况。你只需要透过聊天软件,或者是专案管理软件。通知协作者在 by 某某时限前,必须缴交结果。
  • 2) 如果怕对方忘记。你可以过一阵时间提醒他。或者是在缴交期限提醒他。
  • 3) 如果对方真不交。那么有可能是他做不出来。甚至可以事先声明,答不出来有问题,可以个别沟通协助。

那么,你更可以顺利的在你想要的时间之内得到答案。没必要「中断对方」硬是要得到答案。

(P.S. 如果真的很紧急。大家都能接受利用手机硬是找人。只是尺度真的必须拿捏)

2. 没有马上得到答案。真的会害你无法完成工作吗?

有时后。我们觉得无法继续完成工作。其实只是不懂得工作拆分而已。也许卡住的坑洞只是件小事。只是以我们的顺向思维。觉得不顺手追下去可能会档到自己。但是其实换个工作顺序,这件事就不再是个档路石。

解法一:先造暂时性答案

我举个公司内设计海报的例子。在设计海报时,有些设计师,他的惯例是非得 PM 先决定主色,才能开展设计。当然,选定主颜色,在做出主视觉,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否则后续改变设计,有可能造成大量返工(修改、大量重做)。

所以设计师倾向追著 PM 在初期就定稿。等到答案再开展设计。

但是,在远程工作里。返工与沟通的成本,有可能是反过来的。

在远程工作中,最大的成本,就是沟通中的「等待」。有时候等待的时间,反而都够你把原先的事情全部都做完了。

因此与众人常识可能截然相反的,在远程工作里面,甚至可比较好的技巧是,自己先做出多种可能方案。把原本「中间缺的那一块需要得到的回答」自己先暂时补起来,顺利把原先流程跑完,再重新修改「暂时区」。

以海报来说。与其等人家决定颜色。在远程工作中,比较好的方式,可以是可以先著手设计一个万用版型,而这个版型至少可以搭几个颜色。这样设计师就不需要等 PM 决定你用什么颜色,才能进行设计。

同时在发稿修改时,一次出大量版本提供选择(我要 1 与 6 merge 起来,同时右上角的设计删掉)。这样双方就可以更快的达到一致的结果。

我认为远程工作与在办公室工作,提升效率最大的原则技巧,分歧点在于:在远程工作时,提高效率的重点 在于「自己反而多花一点时间,猜测一些可能选项,甚至先帮对方做一些的工作」。这种看似比较耗成本的事,反而才能提升双方效率。

因为在远程工作时,「等待」是最大的浪费。如果你想要最快得到答案。最快的方式,是自己先造答案。

解法二:非同步作业,指定对方在时间截止之内给你答案

有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对方明确给我们建议。但是这一类不需要马上,或不可能马上得到的回覆。

你可以使用「截止时间」这个概念,留言让对方在你希望的指定时间之前回覆。这样,双方的注意力都不会被占用。

他不需要马上处理,可以等一下处理。你也不需要时时刻刻在现上等著他回覆。

一般来说。远程工作者大概都是 30-60 分钟之内。会固定的回公司聊天频道看有没有人找自己。所以,你也不会太晚拿到你需要的结果。如果好解决,基本上都能在 1-2 小时内得到答案。

除非这个答案没拿到,真的会让你火烧屁股,或者是这个请求需要你额外说明。那么这样的 case 我才建议你直接打过去沟通,而且是得马上打过去沟通。

3. 公司 Wiki 上找得到答案嗎?

绝大多数中小型公司。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如技术能力、创始人经验),公司没有建置内部知识库。

但是,如果在远程工作中,我认为建置一个内部知识库(如 wiki),是绝对必要的。甚至不是远程工作的团队。我都认为强烈需要导入。

为什么呢?

有几个重要原因:

  1. 许多工作中,很多同事日常要问的问题,多数都属于「共同问题」。比如说如何请假、公司编号、网路如何配置。这一类问题其实可以自助,不需要占住大家宝贵的交流时间。
  2. 有一些工作流程内容,属于某些工作组的日常流程。这些不成文工作流程与默契,是新来的同事不易 get 到的,甚至一对一贴身工作都要学很久。但是如果放在公共知识库,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新员工的学习曲线。
  3. 减轻关键员工工作 Loading。有些知识,是特定员工才会的。这些知识说说不重要也重要,说重要也不重要。关件是该员工如果请假,会搞的大家很头疼。因为只能问他才能解决。逼得在办公室的人与请假的人都很头大。
  4. 留存公司知识。同时,最大的宝藏就是员工工作时共同的经验与知识沉淀。要是这些工作经验知识没有在员工在职留下来时,每一个员工离职,公司都要花上钜额的金额与时间才能填补。但反之,一个团队若有知识库,那么公司的无形资产与实力壁垒会越来越厚,甚至产生后劲非常强的效率正循环。

我们在平时,因为转头就能够拿到这些资讯。所以并不会觉得写起来多重要。只会在同事请假、或者是离职时,才会觉得大量不便。

所以当在办公室时,往往下意识觉得没有必要写文件。甚至不会感受到有知识库的好处。

但是在远程时,因为一天之内,沟通的管道与次数严重被限缩,「常识库」的重要就会被突显出来。甚至你会发现,一天当中产生的 50% 问题,其实都是这些「不成文」常识。

所以你该这么做,开始请团队将以下资讯开始建置成知识库:

  • 流程文件
  • 人员手册
  • 一周里面大家会互相问三次以上的各种问题
  • 某些人请假就会严重被中断的流程

TIPS 2: 协作、而非命令

上面我们解决了「问问题」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去找同事沟通。并不是想问题,而是想要委托他帮我们办一件事。

在远程协作里。一个更关键的技巧是:避免使用命令语句。可以的话,尽量加上「原始场景」以及「决策上下文」。

举个例来说。如果我跟同事身处在办公室。这句话当时可能没问题:「我要做个活动,你可不可以帮我合个微信用的海报?」

但是在远程工作里,可能是很不好的句式。

我们在办公室时,因为场域使然,因为大家都聚在一起。原本这一句没什么问题,是因为因为办公室信息量庞大,设计师可能当下就心领神会这张海报是抽奖需要的海报。需要在视觉上凸显「奖」这个元素。

但是当在远程工作时,「空气」就消失了。设计师难以意识到这张海报的原始用意是什么。所以只能按照他的直观与直觉作。等到你拿到结果,才跟他说方向作错了,我们要凸显「抽奖」的元素。

这时候要退回去做,可能还需要一天的时间。

所以换到远程工作时,正确委托他人的姿势,是要不厌其烦的在「命令句」下,加上「原始场景」「你的决策理由」。比如这样说:

「我们因为在 event 里面提高活动参与率,我的想法是在活动时也提供抽奖。所以是否可以帮我做张海报,里面强调参加能抽奖,以提高活动参加率」。

在请求句式前面加上原始动机以及决策场景的好处,是对方能够更理解你的意图,能够更做出贴近你需要的决策产品。

这样沟通的好处是,对方搞不好理解意图后,能顺势贡献出更省时的另一个建议或者是结果。

比如说在这个例子之下,他可能就会反口说「是不是跟我们过去作的那一档 XXX event 一样,如果是的话,我一小时就能改给你」。

如此一来,原本你预计要 4 小时才能拿到第一版结果。这下,可能 1 小时就拿到可以上战场的成果。

TIPS 3: 改善交件技巧

我们谈完基本的「send request」技巧。接下来我们要谈「respond」技巧。

respond 技巧有两个方向

1. 制作额外说明

这是我长年养成的工作习惯。每交出自己的工作,必另附上使用说明以及 FAQ。

你会觉得,这也太麻烦了吧。真的要事事都这样干吗?

是的。真是要这样干。其实不只我,这一条工作习惯甚至是我们公司的「工作内规」,甚至写进流程里面。

这一张截图是我们公司内部提交 Github Pull Request 图。Pull Request 是技术人员提交代码的一种方式。我们内部有订制的模版。

我来为大家解说一下。

  • 第一段 Redmine Issue Link。Redmine 是我们公司的项目管理系统,所以这一段的意思是他是根据这一张 Ticket(专案管理系统上的管理事项最小单位),去实做这个功能的。
  • 第二段 Changes。是这段代码,改变了什么值得注意的原有的截构。
  • 第三段 Screenshots。如果这段代码,牵扯到画面大幅改动,或者是新引入了设计,那么我们应该会看到什么。
  • 第四段 Notes。注意事项。如果这张票,程序员内心若有任何不妥,内心想要提醒其他人的部分。应该写在这里。通常,我会将 Pull Request 的,如何使用的操作指南也写在这里。因为,我们在写代码时,有时候背后设计逻辑,或者是操作步骤,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而已。而别人需要负责审批我的代码。因此负责任的程序员不应该让同事产生困惑,直接掉坑。需要主动介绍说明自己代码背后的意图,以及如何操作、如何重现使用步骤。
  • 第四段 Risks。这段代码,会有什么隐藏的风险吗?
    • 因为当程序员提交代码后,这一段代码基本上在公司流程里面,大概两小时就会被他的上级或同事审批,甚至过审部署。有时候我们只是先做了一半,拉了 Pull Request,只是为了要跟隔壁的更好协作。不希望马上进审。这时候我们就会在 Pull Request 标题标上 WIP。Risks 上面写上半成品。让路过同事连点都不要点。
    • 有些代码因为涉及到架构大变更,在正式上线时需要独立大量测试,并非只是单纯需要别人给评语。这一类的票会强制需要在 Risks 上注解这件事,以利最后负责部署的 Release Manager 安排人手测试。
    • 而有些代码涉及到数据库结构改变(新增栏位、或者删除栏位),或者改写大量数据,这也可能为系统引入风险,必需要在 Risks 特别提出,以利 Release Manager 手动操作(甚至部署前打数据库备份)。
    • 总之在这个栏位里面,如果你认为这会有重大影响,必需要在此栏位写明。

这一段工序在开发团队里面,属于强制性流程。

亦即,如果你提交代码的内容不足够让 Reviewer 满意的话,其他人有权拒绝审批你的代码。而如果你平日习惯不好让同事频繁掉坑(比如说大量浪费代码阅读时间、引入重大结构改变却不事先说明,不知道如何操作。。。。)等,是会被举报直接上协作黑名单,甚至被安排离开团队。

而我本人更是有一个好的习惯。亦即我会在 Hand over 我的工作时,会额外制作 FAQ 提交给下一手开发人员。更甚者,如果这段架构制作复杂,我甚至会在当天结束之时或者该周结束之后,主动写一篇开发教程,提交到公司 Wiki。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其他人有这样的需求,就可以「不需要再来问我」。

一个人来问我花10分钟。感觉没什么。但是如果是 5 个人呢?那就是 50 分钟。何况,有时候光口说,有时候更难讲清楚。所以,我总会主动自己先写 FAQ 或者是文件。节省大家发问的次数。

过去读者可能会疑惑,我哪来那么强大的文件写作能力。似乎万物我都能写教程。其实就是这种长年工作习惯培养出来的。我从不嫌麻烦,因为这原本就是我工作的一部份。

2. 制作良好的 FAQ

接下来,读者可能会疑惑。既然要写 FAQ。那 FAQ 到底要写什么?写到多细。这里我提供各位一个参考模版。是我在 Growth Hack 这门学问里面提炼的模版,叫做 Onboarding。

Onboarding 一词原是指 HR 领域,新人入职的一个流程。后来在 Growth Hack 界被用来指称用户第一次使用者产品的激活流程。

Onboarding 在这两个领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在这两段流程里面,没有做好对于候选人与客户的服务,本来好不容易争取它们入职以及购买意愿,可能一个卡壳卡坑,。它们瞬间就会转头离开

但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它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知道要怎么解决它们的问题办法。我们又不是神仙,不懂「通灵」。

事实上,还真有这种通灵框架。我发明的 Onboarding Checklist 总共有 8 个问题:

  1. 在开始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2. 在第一次使用前,用户会忘记做什么会让使用者体验搞砸(最常客诉的点)
  3. 用户最常做了什么「正确的事」达到很好的体验?
  4. 用户最常做了什么「错误的事」结果收到很糟的体验?
  5. 东西售出后,你如何检验它们做了「正确的事」或者是「错误的事」?
  6. 顾客如何联络你修正问题?
  7. 你怎么做事后补偿的方案?
  8. 你希望它们如何事后帮你行销?(或分享使用感受)

当你填完这八个问题。一份妥妥的 FAQ 与注意事项也完成了。

当然,我们不是八个问题都会用到。只是填写这八个问题,很大程度上不需要到实际交付阶段,就能协助你跨越到未来,感知到接收者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至此。让我卖个小小广告。我建议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也可以连带购买我撰写的另外一本书「闪电式开发」。在「闪电式开发」这本书里面。某一些主题的步骤、拆解更加详细细致。

TIPS 4: 注意「口气」,多点「友善」

当在实际远程工作后,除了返工问题。还会遇到一些小小的「交流」气氛问题。

因为远程,大家又紧密的换手工作。有时候,当你收到需要大量返工,或者是完全错误的结果。那真会让人气馁。

很多时候,「这做错了」「这不是我想要的」「你害我延迟」这些字眼,可能就会不经意在对话里面冒出来。

这些「用词」在面对面沟通时,可能不是个事儿。你可能只是小埋怨,或者只是使用开玩笑的口气责备。

在远程的聊天软件里面。这种缺乏上下文以及表情的表达,可能就会变成很重很种的责备。让你与同事的关系严重恶化。

程序员在开发时,有一道过程,叫做「Code Review」。Code Review 就是当程序员写好代码之后,必须将代码提交出去,让他的上级,或者是同级同事做代码审核。确定没有低级错误,或者是粗劣设计,才能实际进入线上正式环境。

然而,人无圣人。一段代码提交出去,不太可能是完美无瑕的。所以代码提交出去,可能瞬间就会收到很多评语。

这些评语都是「字」。所以有时候程序员不小心评语写的太狠,可能就会引发战争。比如说它们可能会这样写:

  • 这里写错了
  • 你怎么会这样设计
  • 这是明显的 bug,你送出之前不检查吗?
  • 我拉下来后不会动

一看就知道这些评语,要是提交者与评审者平常感情不好。看到这样的评语后写可能瞬间就会打起来。

但你要知道,但凡程序员评审别人的代码,脾气都不会太好。小错误还只会稍微更正一下。要是遇到那种让评审者「觉得」会花上他很多时间去改去修的代码。那么它们的口气就会「很直接」。

网上。如果你搜寻「Code Review Best Practices」「Better Code Review」,你会发现关于这类议题简直是一大堆。。。。。

有一个关于如何写 Code Review 的建议。我觉得挺值得借荐在远程沟通技巧上。

比如说把这些词,换成更好的语气版本。

  • 这里写错了 => 這樣寫更完美 :)
  • 你怎么会这样设计 => 可能我之前说清楚
  • 这是明显的 bug,你送出之前不检查吗?=> 帶給我小小的困擾
  • 我拉下来后不会动 => 是不是我操作上有错误

记得一定要多加表情符号「:)」。因为远程,有时候你的一句没有恶意的评语。可能对方今天刚好吃了炸药,语气一错可能瞬间就吵架了。在自己给 feedback 时,多加一个表情有好处没有坏处。

你会疑问。程序员平常写代码都这么表里不一,写评语还要包装一遍吗?

并不是。

相反的,程序员极度直接。代码评审里面,最常出现的是前面那个版本。甚至,它们平日跟 PM 讲话,也是那种版本。因为在程序员的世界里面,只有正确、错误与速度。

这也是正常人与程序员相处,比较受不了的地方。常常会觉得程序员讲话过于直接,伤害它们感情。但这是一个职业上的后遗症,要是我们写个意见要花这么多时间包装,反而会占住程序员的思考资源。

然而,说话好听一些总会有些好处。况且,远程工作的时候,大部分你见不到同事的脸,如果你与对方先前没有搭档过,或彼此实在不熟。过于直接的反馈,带来的不是效率,可能是浓浓的敌意。

一些好的沟通小技巧,总能带上多一点的效率而不是阻力。

延伸议题:建置公司资料库,阻力会很大。真有必要建置吗?

很多公司。之所以内部没有建置知识库(Wiki),卡在内部几个原因:

  1. 员工懒得写
  2. 老板 / Manager 觉得没有必要
  3. 员工担心 Job Security
  4. 老板担心公司关键技术流失,或者泄密

只有少数一些公司与主管与意识到建置知识库的好处。

这里我可以针对一些读者常见的一律去做回答。

写知识库真的能增进团队实力呢?

能。绝对能。

一些朋友。往往羡慕我过去所待的团队技术实力。总觉得怎么只能这么少人,就能干这么大的事。

其实背后的大功臣,就是 WIKI。

我带的每一个团队。几乎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 WIKI。

说个技术圈段子,但这还不是瞎扯。我过去曾经服务某出版集团的技术部门,其 wiki 之丰富程度,甚至到了很多程序员耳闻该 wiki 的传说,视为自学宝典。踊跃报名入职该公司。

团队 WIKI 的好处有几个:

1. 新人能够快速上手

我们公司许多岗位,都是有工作手册与七天上手训练指南的。不管是程序员,或者是客服。

原因是这些工作都有高度共同作业流程。这些作业流程说简单不简单,说不简单也简单。但就是带入门需要老手的时间与整个团队的迁就。

因为我们有了相对丰富的知识库。其实许多基础问题,新手其实自己一查就找得到,能够很快解决基础问题。大大节约了团队的时间。

2. 降低常见问题带来的打断

程式开发团队里面,会有非常多的「豆知识」。这些知识说重要不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说小也不小。

但是就算是自己曾经解过类似的问题,有时候也忘记过去曾经找到的答案。更不用说可能这些答案,是同事解出来的。

开发程式往往是高度专注的工作,程序员非常厌恶被人打断。所以一个高效能够自助上手的知识库,能够巨大的帮助程序员的开发效率。

3. 沉淀实力、解放重复

有些团队内部可能担心 Job Security 的问题。怕写了文件以后,自己就是个可有可无的队员了。

这样的情形其实根本不存在。

一般员工对于写文件有个经典迷思。就是写文件就是让自己有被可取代性。所以不想写文件。

但真实的情形是,我也当过员工,我发现身为员工,要有高可「被取代性」,才有机会升职。

因为职场上。我们每天遇到的是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如果你将知识埋藏在自己这里。后面会变成的情形就是,,某些大量的工作只有自己能够做。刚开始可能会蛮开心的,觉得自己在公司相当有重要性。但久了以后就会很不对劲。因为你的工作就是每天反覆做这些你已经做到烂的工作。每天这些工作大量的占用你固定的时间。

你觉得厌倦。但是公司也很无奈。因为其他人无法接手。只能你做。你想接新任务,老板却不准。因为你的工作没人接。。。。。所以只能卡在原有位置上。你很难请假,因为只有你会。结果假日你都在接电话。

最后你觉得这工作烂透了。要辞职。结果你损失了,公司也损失了。

我在年纪很轻时,就发现了这件事。

如果要让自己升职进步工作轻松,最快的方式就是写文件、教别人。

为什么呢?

  1. 因为自己教会别人,还写了一份文件以后。以后有同样的新人就不用再浪费我的时间。甚至可以直接把工作交接出去。自己去挑战新技能。
  2. 解过的问题写成文件,别人要问我的话,直接扔给他一份连结就好。连话都不必跟他多说。
  3. 请假时,因为一些关键流程都在 WIKI 里了。只有非常非常重要交不出去的东西,才需要找到我。其馀状况,职代都能看 WIKI 解决。
  4. 以前踩过的坑,不需要重新研究一遍。
  5. 因为愿意教别人,有大量时间可以玩新东西。所以,老板很赏识我。

我有时候还会假日时,把一些程序员界共用的知识流程,发表整理在我的博客里面。后来也变成我职场资产的一部份。

4. 产生正循环

当我开始写文件时,同事也会开始写文件。无形之中,整个 Team 开始有时间去探索新的方向。而不是原地踏步一直在干同样的事情,问同样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知道,鸡毛蒜皮的事。真没有必要去打断其他人或者广播其他人。有事直接上 WIKI 查或者写到 WIKI 就好。

很多时候,我们去打断他人,真的只是为了求教于同事一件小小小小的事而已。

所以。如果你想要提高团队的沟通效率。而团队里面没有 wiki 的话。我建议尽快架设一个。

你会发现,架设 wiki 之后,团队的生产力会得到很大的喷发。

机密流程泄漏该怎么办?

当然,不是所有流程与问题都能上 WIKI。有些团队会害怕流程能够让团队存取,将来有人叛变。会造成商业上的损失。这里我觉得可以切成几个问题去思考:

  1. 将共用流程整理上 WIKI 带来的好处,是否远大于不写 WIKI 的好处。
  2. 机密流程又占整个公司的知识库的多少百分比。
  3. 你的机密流程一到竞争对手或让公司同事自起炉灶,就能造成你商业上严重的打击?
  4. 公司同事入职,你是否让它们签订过保密协定以及泄密惩罚条款。

当你思考过这几个问题。也许你就知道如何构筑防火墙,以及拿捏流程进知识库的尺度在哪里。(我们会在资安篇深入继续这个话题。)

如何促成大家喜欢写 WIKI?

我们团队有一套标准做事流程:

  1. 平日在工作系统里面,详细纪录自己工作时遇到的状况,方便同事换手
  2. 在当周结束时,将一周之内最常遇到的重复工作流程,整理成一篇文章 + FAQ 上 WIKI。

而详细纪录自己工作时遇到的状况。这件事是「强制性」的。

有两个好处:

  1. 别人换手时可以知道发生什么事。
  2. 因为这个动做是顺手的。有写有记忆。这样写 WIKI 时回忆就不会太痛苦。

一旦人只要觉得麻烦,就不会动手想做。同事之所以不想写文件,是因为太费力。

所以一定要将这个习惯动作,整合到日常的小工作流程里面,大家动手的意愿才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