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9 lines (26 loc) · 2.69 KB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9 lines (26 loc) · 2.69 KB
description
The History Of Computer Development

1.1.1 计算机发展历史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9年)

第一代计算机的逻辑器件采用电子管。

主存储器有水银延迟线存储器、阴极射线示波器、静电存储器等类型,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大小仅几千字节,外存储器(简称外存)使用磁带、磁鼓、纸带、卡片等。

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第一代计算机没有系统软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被运用于少数尖端领域。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50-1964年)

第二代计算机的逻辑器件采用晶体管。

主存储器均采用磁心存储器,内存容量扩大到几万字节,磁鼓和磁盘开始用作主要的辅助存储器,利用I/O(输入输出)处理机进行输入输出处理。

运算速度明显提高,每秒可以执行几万次到几十万次的加法运算。

计算机出现了操作系统,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还出现了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ALGOL等。

计算机不仅继续大量用于科学计算,还被用于数据处理和工业过程控制。

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0年)

第三代计算机的逻辑器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内存容量大幅度提高,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并且开始普遍采用虚拟存储技术。

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几百万次。

操作系统软件在规模和功能上发展很快,功能日趋成熟和完善;软件技术进一步提高,提出了结构化、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出现了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Pascal;软件开始形成产业,出现了大量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

第三代计算机的应用进入了更多的科学技术领域和工业生产领域。

第四代 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

20世纪70年代以来,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迅速从中、小规模发展到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水平。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Metal Oxide Silicon,MOS)的出现使计算机的主存储器由半导体存储器完全替代了服役达20年之久的磁心存储器,主存储器的功能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存储容量向百兆字节、千兆字节发展;外存储器除了硬盘外,还出现了光盘。

运算速度向每秒十万亿次、百万亿次及更高速度发展。

这个时期,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应用软件成为现代工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计算机的发展进入到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