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96 lines (146 loc) · 16.2 KB

MongoDB.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96 lines (146 loc) · 16.2 KB

MongoDB 介绍:从存储引擎到分布式架构

基础概念

MongoDB 是目前主流的 NoSQL 数据库之一,由 C++ 语言编写,与关系型数据库和其它的 NoSQL 不同,MongoDB 使用了面向文档的数据存储方式,将数据以类似 JSON 的方式存储在磁盘上

NoSQL与RDBMS的区别

  • NoSQL是非关系型数据库,相比传统的RDBMS(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只能支持高度结构化的数据(预先定义表结构),NoSQL支持的数据结构更加灵活(几乎不需要预先定义数据结构),因此节省了一些时间和空间上的开销;

  • RDB支持结构化查询语言,支持复杂的查询功能和表关联。NoSQL只能进行简单的查询

  • NoSQL中不需要维护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支持join操作,仅追求最终一致性,因此更加容易水平扩展。而RDB的很多操作(比如事务)还是依赖于单机系统,保证强一致性,因此不容易水平扩展

  • 由于NoSQL非常利于分布式部署,因此它的特点是能支持大数据量(TB级)、高可用(CAP理论)

为什么要使用MongoDB?

  • 分布式场景:高可用、大数据量

  • 面向文档的数据库:存储的数据结构非常灵活,对于插入的文档的数据结构没有任何限制,同一张表里也能存储不同结构的记录;文档解析性能非常优秀,适用于结构复杂的一些数据(比如层层嵌套的json数据)

  • 介于非关系型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之间:作为NoSQL数据库,同时还支持一些类似SQL的查询方式,比如按字段查询、范围查询、正则表达式查询、聚合查询等,使得数据查询也很方便

概念对比

通过将MongoDB与RDBMS中的概念进行对比,更有利于理解Mongo的一些概念:

  • Collection:相当于MySQL中的表的概念,Mongo中叫做集合

  • Document:MySQL中相当于一条记录,Mongo中叫做一个文档

  • Field:Mongo文档中的字段,相当于MySQL中的一个Column(字段)

BSON数据格式

MongoDB中的文档是以bson的格式进行存储的,BSON(Binary JSON)是一种类似json的数据格式,但是其支持了更多的数据类型

除此之外,BSON相比JSON还具有更快的遍历速度:在JSON中,要跳过一个文档进行数据读取,需要对此文档进行扫描才行,需要进行麻烦的数据结构匹配,比如括号的匹配,而BSON对JSON的一大改进就是,它会将JSON的每一个元素的长度存在元素的头部,这样你只需要读取到元素长度就能直接seek到指定的点上进行读取了。

_id主键

MongoDB会为每一个插入的文档都默认添加一个_id字段,相当于这条记录的主键,用于保证每条记录的唯一性。由于MongoDB是适用于分布式场景的,因此这个全局唯一的_id需要使用一种分布式唯一ID的生成算法。

MongoDB采用的是类似Snowflake的分布式ID生成算法:

其中包括:

  • 4-byte Unix 时间戳

  • 3-byte 机器 ID

  • 2-byte 进程 ID

  • 3-byte 计数器(初始化随机)

WiredTiger 存储引擎

与MySQL类似,MongoDB底层也使用了『可插拔』的存储引擎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最新版本默认的存储引擎是「Wired Tiger」

索引实现

Wired Tiger存储引擎使用了B+树实现索引,关于索引的数据结构到底用的是B树还是B+树,我在不同的博客里看到了不同的说法,但是最终确认应该是B+树(参考

关于B+树的实现原理这里就不介绍了,还是看MySQL最经典。可以参考之前的分享:

在v5.3版本之后,MongoDB可以支持聚簇索引参考

Cache

类似MySQL,Wired Tiger也是使用「页」作为与磁盘交互的基本单位,但是不同于MySQL的是,WT在磁盘上的数据组织方式和内存中是不同的,在磁盘上的数据一般是经过压缩以节省空间和读取时的IO开销。当从磁盘向内存中读取数据时,一般会经过解压缩、将数据重新构建为内存中的数据组织方式等步骤。

上图是Page在内存中的数据结构,是一个典型的B+ Tree,每个叶节点的Page上有3个重要的list:WT_ROW、WT_UPDATE、WT_INSERT:

  • 内存中的B+树:是一个checkpoint。初次加载时并不会将整个B+树加载到内存,一般只会加载根节点和第一层的数据页,后续如果需要读取数据页再从磁盘加载

  • 叶节点Page的 WT_ROW:是从磁盘加载进来的数据数组

  • 叶节点Page的 WT_UPDATE:是记录数据加载之后到下个checkpoint之间,该叶节点中被修改的数据

  • 叶节点Page的 WT_INSERT:是记录数据加载之后到下个checkpoint之间,该叶节点中新增的数据

写入原理

对于数据页的修改(update、insert、delete)都是在内存中的,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机制来保证修改的持久化。在Wired Tiger中,达到一定的条件之后,就会触发生成一次Checkpoint,类似于MySQL中的Checkpoint概念。在生成新的Checkpoint的过程中,会将在内存中做过修改的脏页刷到磁盘。当系统崩溃时,下次重启恢复就从最新的Checkpoint开始恢复。从3.6版本开始,默认配置是60s做一次checkpoint

除了Checkpoint机制,Wired Tiger也使用了Write Ahead Log(预写式日志)来保证持久化,叫做Journal,类似于MySQL中的redo log。默认使用了压缩算法节省空间。

Journal日志默认100ms/约100MB/其他情况(如客户端提供了强制刷盘的参数)刷一次盘。Wired Tiger会自动删除老的日志,只保留从上次checkpoint开始恢复需要的日志

Checkpoint

生成Checkpoint的流程主要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遍历内存中的数据页,将所有脏页刷到磁盘中;第二步是会将一些metadata刷到磁盘中。在系统启动时,就会根据checkpoint的metadata来构建内存中的B+树结构。Checkpoint元数据包含的信息(略)如图所示:

更多细节可以参考:

Cache Eviction

Wired Tiger中的读写都是基于内存的,这样大大利用了内存的高速读写性能,但是内存终究是有限的,当内存使用率达到一定的阈值时,Wired Tiger将会按照LRU****算法清理内存中的数据页,可能是未做过修改的数据页或者做过修改的脏页,从而释放一定的内存空间。这个过程就叫做Cache Eviction(内存逐出)

Eviction的触发时机包括:

  • WT的Cache空间的使用率达到一定阈值(80%)

  • Cache中的脏页占用空间的百分比达到一定阈值

  • Cache中有单个数据页的大小超过一定的阈值时

Cache Eviction流程包含**Evict Pass(选取)Evict Page(淘汰)**两个步骤。

选取阶段是一个阶段性扫描的过程,一次扫描可能并不会扫描内存中全部的B+树,每次扫描结束时会记录当前扫描到的位置,下次扫描时直接从上次结束的位置开始。

扫描过程中,如果 page 满足淘汰条件,则会将 page 添加到一个 evict queue**(逐出队列)**中,如果evict queue 填充满了或者本次扫描遍历了所有 B+树,则结束本次扫描。

之后会对 evict queue 中的page进行评分,用于执行LRU****算法,评分的依据包括每个page当前的访问次数、page类型等。

接下来进行 evict page(淘汰)阶段,这个阶段其实就是对 evict queue 中的page进行回收(可能需要刷盘)。其中刷盘的步骤在WT里称为 Reconcile,指的就是将内存中的page格式转化为磁盘的格式然后写入到磁盘的过程。

MVCC

Wired Tiger使用MVCC机制实现了不同的隔离级别。在事务开始读取时,会生成一个快照(snapshot),类似于MySQL中ReadView的概念,快照保存了当前系统中所有活跃的事务id。

对于每一条数据,都会维护一个版本链,最新的修改总是会直接append到链表头上,版本链上的每个版本都记录了做出修改的事务id。

因此,当对一条记录进行读取的时候,是从链表头根据版本对应的事务id和本次读事务的 snapshot 来判断是否可读,如果不可读,向链表尾方向移动,直到找到读事务能读取的数据版本。

基于snapshot,Wired Tiger实现了三种隔离级别:

  • Read-Uncommited(未提交读):其实就是脏读,不需要使用snapshot,总是读取版本链上最新的数据

  • Read-Commited(已提交读):可以读到已提交的数据,可能会产生幻读。实现方式就是在每次读取之前都生成一次snapshot

  • Snapshot-Isolation(快照隔离):相当于MySQL中的可重复读,只在事务开始的时候做一次snapshot,之后的读取都基于这个snapshot

分布式架构

MongoDB的一大优势是支持分布式部署,从而提供高可用、高可扩展等特性。因此接下来将会介绍一下MongoDB的分布式部署的架构

Replica Set 副本集

副本集(Replica Set)简单来说就是一份数据会在多个实例上保存,即保存了数据的多个副本,节点之间通过主从模式进行数据同步,从而可以实现读写分离。同时,副本集还支持故障自动恢复,即节点之间相互有心跳,在主节点挂掉时可以进行重新选举,从而实现高可用

MongoDB副本集的架构是由一个主节点(Primary)、一个或多个从节点(Secondary)、0个或1个**仲裁节点(Arbiter)**组成:

  • 主节点负责接收写入请求,并且会对从节点进行数据同步

  • 从节点从主节点同步数据,如果主节点挂掉会参与选举。读请求是否由从节点处理是根据客户端配置决定的

  • 仲裁节点不存储数据,只负责选举时投票

节点之间会定时(2s)互相发送心跳,如果从节点在10秒内没有收到主节点的响应就会判断主节点下线。

数据同步机制

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使用oplog进行数据同步,类似于MySQL中的binlog。oplog会记录数据变更的信息,从节点持续从 Primary 拉取新的 oplog 并在本地进行回放以达到同步的目的。oplog是幂等的,多次回放产生的结果相同

选举机制

选举用于确定副本集的Primary节点,当副本集初始化,或者主节点挂掉时,会触发选举;选举使用raft****算法,当某个节点获得超过半数的投票时,可以成为主节点,因此副本集部署时一般会使用奇数个节点。

选举成功之后,选举出来的主节点会有一个追赶(Catchup)操作,即会先检查其它节点是否有比自己更新的oplog,如果没有就直接即位,如果有就先把数据同步过来再即位。

分片集群架构

分片就是为了进行水平扩展,从而使得数据库能够支撑海量数据存储。MongoDB的分片类似于Redis的集群(cluster)概念,将所有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散在多个shard上进行存储,每个shard只管理自己的一部分数据。整体架构如下:

  • 代理层 mongos:根据分片规则,决定client的读/写请求需要路由到哪一个shard进行处理

  • 配置中心 config servers:负责存储集群的各种元数据和配置,如分片地址。也是以副本集的方式部署的

  • 数据层 Shard:用于存储数据,每个shard也是以副本集的方式部署的。

在一个shard内部,MongoDB还会把数据分为chunks,每个chunk代表这个shard server内部一部分数据;如果单个chunk过大,则会将其进行切分。

因此,数据的增长会让一个shard中的chunk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可能会导致各个shard之间chunk数量的不平衡。当shard之间最大和最小的chunk数量差值超过一定阈值时,MongoDB就会启动balancer,进行数据均衡,将chunk从数量多的shard移动到数据少的shard上。

分片方式

用户可以指定使用集合的某个字段作为shard key(分片键),使用这个字段作为分片的依据。分片键必须有索引。根据分片键进行分片的策略主要有两种:

  • 哈希****分片:优点在于各个shard的数据分布基本均匀

  • 范围****分片:优点在于可以对分片键进行范围查找,缺点在于如果shard key有明显递增(或者递减)趋势,则新插入的文档多会分布到同一个chunk,无法扩展写的能力

参考

MongoDB****整体

基础概念

WiredTiger简介

WiredTiger -- 数据页

WiredTiger -- Cache Ev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