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0 lines (27 loc) · 2.15 KB

02-5-會議筆記.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0 lines (27 loc) · 2.15 KB

這一節我們要討論的是會議筆記。

會議筆記,乍看比上課筆記、讀書筆記棘手。

直觀來說:上課與讀書的資料多數是由專業人士,經過結構化的輸出排而成。會議是不特定人士的你一言,我一語的所構成,且本體又是聲音。做筆記難度看起來高出許多。但改善會議筆記的品質,不如大家原先想的那麼難。

會議筆記的關鍵在於開會技巧

改善會議筆記的重點,並不在筆記技巧本身。

我們之所以覺得做會議筆記困難,是因為職場上許多人不懂開會技巧。會議室經常上演的情形:大家在開會前,毫無準備。在討論時也常你一言我一語的天馬行空發想,拖了幾個小時,最後卻沒有具體的決行結論。搞得與會人苦不堪言。

這樣的會議到底要如何做上會議筆記呢?

我認為,要改善這件事,本質上是會議結構要進行改變。

我曾在《 遠距工作這樣做》這本書:談到如何高效開會。

1. 使用常態會議流程模版開會

大多數的會議,本身是從流程開始都亂七八糟。

不過,公司內一般常態性的會議,有其目的以及希望產出。而控制流程就可以控制一定的複雜度。

2. 強制要求參會者有「會議是拿來表決,不是拿來討論」的集體共識

與會人常見的會議誤區是:以為會議是拿來討論的。但會議要開的開效的秘訣是:在會議前,大家必須先行提供自己的看法,而會議是拿來表決的。

這一點甚至在 Amazon 這間公司是標配品。

3. 決行或甩鍋

會議記錄之所以必須存在的原因,只有兩個:

  •   決行

  •   或甩鍋到其他人身上。

倒推回去,你會發現一個會議會有只有四個面向需要記:

1.        會議目的 2.        會議上被提出的方案 3.        會議上表決的結果 4.        眾人對方案與表決的分歧意見

當我們使用這個角度去開一個會議的時候,開會與紀錄會議筆記自然就比較容易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