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99 lines (72 loc) · 9.8 KB

网络IO详解.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99 lines (72 loc) · 9.8 KB

Linux 网络 IO 详解

Socket

在操作系统中,所有的I/O设备(磁盘、外设、网络等)都被模型化为文件,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动作都被当成相应的文件的读和写来执行,这些文件通过操作系统的VFS机制(虚拟文件系统),以文件系统形式挂载在Linux内核中,对外提供一致的文件操作接口,由VFS根据不同的文件类型,执行不同的操作。如操作系统的Ext3、Ext4、NTFS、FAT等文件系统,进程的所有文件操作都是通过VFS来适配不同的文件系统,完成实际的文件操作。

在网络通信中,为了适配各种网络协议的复杂性,而使操作系统能够统一操作网络中的数据,在网络与进程间增加了一个抽象层,即套接字(socket)。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使用套接字接口建立连接,连接以文件描述符形式提供给进程,套接字接口提供了打开和关闭套接字描述符的函数,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读写这些描述符来实现彼此间的通信。所以,socket是一种特殊的文件。

image-20201128133848940

网络IO模型

I/O操作的输入:

  1. 进程向内核发起一个系统调用(read、readv、recv、recvfrom、recvmsg);
  2. 内核收到系统调用,通知I/O设备读取数据;
  3. 设备将数据载入内核缓冲区;
  4. 内核缓冲区接到数据后,复制到用户进程的缓冲区;
  5. 进程缓冲区得到数据,通知内核;
  6. 内核将控制权交给应用进程,进程继续下一步操作;

输出:

  1. 进程向内核发起一个系统调用(write、writev、send、sendto、sendmsg);
  2. 内核收到系统调用,内核将数据从应用进程的缓冲区到内核缓冲区(或设备缓冲区,如Socket缓冲区);
  3. 内核将控制权交给应用进程,由设备执行下一步操作(如磁盘将数据写到磁盘;网卡将数据通过网络发出);

操作系统对于这些I/O操作有几种特定的处理方式,也就是I/O模型,包括阻塞式I/O、非阻塞式I/O、I/O复用、信号驱动式I/O、异步I/O。

阻塞式I/O

image-20201128134544057

当进程发起一个系统调用时,到返回处理数据结果过程中,进程阻塞于这个系统调用的函数,如:调用系统的接收函数(recvfrom),从设备准备数据到系统缓冲区,到数据从内核拷贝到进程用户空间过程,进程都处于阻塞状态。

非阻塞式I/O

image-20201128134724297

非阻塞I/O与阻塞I/O不同的是,进程不会在内核准备数据过程中阻塞,而是如果内核没有准备好数据时,直接返回EWOULDBLOCK错误,然后进程一直轮询访问内核,直到内核准备好数据。

IO多路复用

I/O复用提供一种机制,可以通过新的系统调用,实现进程一次多个I/O操作,并通过监听每一个I/O操作的数据准备情况,如果某个I/O的数据准备完成,则内核会通知进程,可以进行某一个的I/O操作。操作系统提供的这种I/O复用的调用函数有select、poll、epoll。

image-20201128135233667

进程虽然受阻于 select、但是可以监听很多 socket,如果进程只专注于处理网络数据,这种模型就非常适合,实际中,也有很多软件使用这种IO复用。

这种依赖于操作系统的 select、poll、epoll 的实现。

Java 中的 NIO 就是利用的多路复用IO。

信号驱动式I/O

一般并不会用。

image-20201128140338113

异步IO

image-20201128135732692

异步IO就是AIO。相对于同步I/O,异步I/O在进程发出异步请求之后,无论内核是否准备好数据,系统调用都会直接返回给用户进程,内核准备好数据之后,向进程复制数据,然后发送通知给进程,由进程继续操作,整个过程都是非阻塞的。

如果内核不给进程发信号,就差不多相当于非阻塞式IO,内核不给通知,就需要进程自己去轮询。

异步IO的好处还有直接把内核缓冲区的数据复制到用户空间,复制完成后才通知用户进程,这一点在非阻塞式IO是需要用户进程使用系统调用去做的。

现在Linux 上,没有比较完美的异步文件IO 方案,很多方案都有缺陷或限制,比如有的不能利用操作系统的缓冲区,有的不能利用 sendfile 实现零拷贝等。

对比

image-20201128140432546

select、poll、epoll之间的区别

三个系统调用都是用于多路复用IO,可以监视多个描述符的读/写等事件。

select

Select会将全量fd_set从用户空间拷贝到内核空间,并注册回调函数, 在内核态空间来判断每个请求是否准备好数据 。select在没有查询到有文件描述符就绪的情况下,将一直阻塞(I/O多路服用中提过:select是一个阻塞函数)。如果有一个或者多个描述符就绪,那么select将就绪的文件描述符置位,然后select返回。返回后,由程序遍历查看哪个请求有数据。

缺陷:

  • 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把fd集合从用户态拷贝到内核态,fd越多开销则越大;
  • 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在内核遍历传递进来的所有fd,这个开销在fd很多时也很大
  • select支持的文件描述符数量有限,默认是1024。参见/usr/include/linux/posix_types.h中的定义:# define __FD_SETSIZE 1024

poll

poll的实现和select非常相似,只是描述fd集合的方式不同,poll使用pollfd结构代替select的fd_set(网上讲:类似于位图)结构,其他的本质上都差不多。所以Poll机制突破了Select机制中的文件描述符数量最大为1024的限制

缺陷

Poll机制相较于Select机制中,解决了文件描述符数量上限为1024的缺陷。但另外两点缺陷依然存在:

  • 每次调用poll,都需要把fd集合从用户态拷贝到内核态,fd越多开销则越大;
  • 每次调用poll,都需要在内核遍历传递进来的所有fd,这个开销在fd很多时也很大

epoll

Epoll在Linux2.6内核正式提出,是基于事件驱动的I/O方式。相对于select来说,epoll没有描述符个数限制;使用一个文件描述符管理多个描述符,将用户关心的文件描述符的事件存放到内核的一个事件表中,通过内存映射,使其在用户空间也可直接访问,省去了拷贝带来的资源消耗。

epoll既然是对select和poll的改进,就应该能避免上述的三个缺点。那epoll都是怎么解决的呢?在此之前,我们先看一下epoll和select和poll的调用接口上的不同,select和poll都只提供了一个函数——select或者poll函数。而epoll提供了三个函数,epoll_create,epoll_ctl和epoll_wait,epoll_create是创建一个epoll句柄;epoll_ctl是注册要监听的事件类型;epoll_wait则是等待事件的产生。

  对于第一个缺点,epoll的解决方案在epoll_ctl函数中。每次注册新的事件到epoll句柄中时(在epoll_ctl中指定EPOLL_CTL_ADD),会把所有的fd拷贝进内核,而不是在epoll_wait的时候重复拷贝。epoll保证了每个fd在整个过程中只会拷贝一次。

  对于第二个缺点,epoll的解决方案不像select或poll一样每次都把current轮流加入fd对应的设备等待队列中,而只在epoll_ctl时把current挂一遍(这一遍必不可少)并为每个fd指定一个回调函数,当设备就绪,唤醒等待队列上的等待者时,就会调用这个回调函数,而这个回调函数会把就绪的fd加入一个就绪链表)。epoll_wait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在这个就绪链表中查看有没有就绪的fd(利用schedule_timeout()实现睡一会,判断一会的效果,和select实现中的第7步是类似的)。

  对于第三个缺点,epoll没有这个限制,它所支持的FD上限是最大可以打开文件的数目,这个数字一般远大于2048,举个例子,在1GB内存的机器上大约是10万左右,具体数目可以cat /proc/sys/fs/file-max察看,一般来说这个数目和系统内存关系很大。

工作模式

相较于Select和Poll,Epoll内部还分为两种工作模式: LT水平触发(level trigger)和ET边缘触发(edge trigger)

  • LT模式: 默认的工作模式,即当epoll_wait检测到某描述符事件就绪并通知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可以不立即处理该事件;事件会被放回到就绪链表中,下次调用epoll_wait时,会再次通知此事件。
  • ET模式: 当epoll_wait检测到某描述符事件就绪并通知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必须立即处理该事件。如果不处理,下次调用epoll_wait时,不会再次响应并通知此事件。

由于上述两种工作模式的区别,LT模式同时支持block和no-block socket两种,而ET模式下仅支持no-block socket。即epoll工作在ET模式的时候,必须使用非阻塞套接口,以避免由于一个fd的阻塞I/O操作把多个处理其他文件描述符的任务饿死。ET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epoll事件被重复触发的次数,因此效率要比LT模式高。

优点

  • 使用内存映射技术,节省了用户态和内核态间数据拷贝的资源消耗;
  • 通过每个fd定义的回调函数来实现的,只有就绪的fd才会执行回调函数。I/O的效率不会随着监视fd的数量的增长而下降;
  • 文件描述符数量不再受限;

效率对比

img